广州大逆袭,这位董事长,藏不住了
摘要: 他,兑现了广州人的底特律梦。
文 | 华商韬略,作者丨张静波
1997年3月的一个深夜,广州汽车产业来到了生死关口。
那天晚上,广州以1法郎的代价,拿下濒临破产的广州标致,法国人黯然出局。新的联姻对象随后换成了本田。
在那之前,广州标致的合资失败,重创了广州汽车产业,全国上下都在质疑:广州人还能不能造车?
打破僵局的希望,被寄托到一个小个子男人身上。
01 广州人只会做生意?
如今,中国最大的汽车城,在哪里?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长春,或者上海。
但答案可能超乎你想象。它既不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也不是开创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先河的上海,而是:
广州!
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过310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中国每生产9辆车,就有一辆来自广州。
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
这里不但有广汽、小鹏等12家整车制造企业,还聚集了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各种特新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一条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链。
其中,仅广汽集团一家,2022年汽车产量预计就达到245万辆,实现营业收入5100亿元,利税总额650亿元。
与长春、上海相比,广州历史上似乎缺少制造业的基因。
自秦汉时代起,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直以商贸著称。即便有制造业,也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对此,有机械部领导90年代视察广东时,曾留下一句话:“广州这边工业满天星斗,但是没有月亮。”
但广州人,硬是在工业底子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干出一个比长春、上海还要大的汽车城。
这背后,离不开广州市政府的坚持,以及一代代广汽人的奋斗。广汽人中,最重要的当属40年扎根广州汽车产业的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而支撑他们创造这一切的,只有三个字:不甘心。
02 这是最后的机会!
1999年7月,38岁的曾庆洪临危受命,出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
彼时,广州汽车产业已到了生死关头。
两年前,广州标致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社会各界对广州造车失去了信心,时任广东省长卢瑞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再将汽车产业列为支柱产业。
眼看造车要熄火,广州人急了。
在智谷趋势《广州汽车往事》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当广州向国家计委提出,更换合资伙伴法国标致时,被泼了冷水,“给你们一个标致,搞成这样!”
代市长林树森心急如焚,只身前往北京,两天时间拿到三位副总理的批文,才保住了广州造车的希望。
最终,在1997年3月的一个深夜,广州市政府经过艰苦谈判,以1法郎的价格,接管了合资公司,法国人黯然撤出中国。
新的联姻对象,也在随后换成了本田。
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的老兵,曾庆洪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既感到欣慰,又为广州标致盛极而衰的历史扼腕痛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标致曾力压北京吉普和上海桑塔纳。尤其标致505,更是一上市就遭到哄抢,很多地方要靠批条子,才能买到。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法方的傲慢,广州标致在505之后,再没有新的车型推出,零部件又基本依靠进口。
傲慢的法国人,最终被宏观政策击倒。
1993年,国家开始宏观调控,汽车产业陷入萧条。底子薄、缺乏本土产业链支撑的广州标致,受冲击最大。
到1997年,广州标致年销量已不足1000辆,负债29亿元。白云山下的黄村机场,堆满标致新车,风吹雨淋中,老鼠钻进车厢,咬断了电线。
与广州标致同时起步的上海大众,却获得巨大的成功。鲜明的对比,让社会各界乃至相关部委认为:
广州人搞搞贸易、做做生意还行,搞汽车这种重工业没戏。
但广州人不服气,1法郎接下法国人的烂摊子后,他们整合广州客车等资源,组建了广汽集团,并与本田联姻……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想证明一件事:
广州人也能造车!
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李长春,则下达了死命令:
“这也可能是广州最后一次机遇了,只能干好,不能干坏!”
所有的压力,都来到广汽人身上,尤其是作为中方代表,刚刚出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的曾庆洪。
03 汽车界的“南霸天”
出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之前,曾庆洪在汽车行业已经整整干了20年。
1979年,他从一名汽车维修工做起,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科长…最后当上广州客车副董事长。
这位汽车老兵,对汽车行业有着敏锐的洞见。
上世纪90年代,本田雅阁、丰田佳美等日系车,在南方走私严重。曾庆洪从中看出,日系车在南方深得人心。
在与本田的谈判中,他成了坚定的中方成员之一。
当时,奔驰、宝马等12家车企都曾表达出合作的意愿。广州最终选择了本田。事后看,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但在当时,这个项目能否打破广州标致失败的宿命,仍有很多人质疑。
对曾庆洪来说,他首先要抓的不是技术,而是车间卫生!
1998年7月,当广州本田首任总经理门胁轰二来到广州工厂时,他大吃一惊:这里的厂房破旧不堪,设备老化、屋顶漏水、食堂一片狼藉……
“这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工厂。”门胁轰二感叹。
面对如此烂摊子,曾庆洪和门胁轰二携手合作,在车间推进5S现场管理,改变广州标致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观念。
对此,广州市政府也给予了最大支持。
时任副市长张广宁亲任广州本田董事长,现场解决消防、用电、给排水等问题,并对曾庆洪说:
“你24小时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那是曾庆洪难忘的一段日子。肩负为广州汽车正名的重任,他形容当时的自己,“一直站在火坑边”。
更大的挑战,来自国家计委“画下”的一条红线: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先跨过年产3万辆大关。
“3万辆都不到,还想继续发展?”面对国家计委工作人员的“白眼”,曾庆洪决定拼了!
他带领员工,没日没夜抢工期,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大大小小353项工程改造。第二年产销就达3万辆,次年又超6万辆。
“这样的速度,就连外资方也没想到。”
但闯过产量“鬼门关”的广州本田,并没有冒进,而是遵循本田“小规模投入、循环滚动发展”的理念稳中求进。
这种有别于上海通用“大投入、大产出”的模式,后来被称为“广本模式”。
但若因此认为广汽人保守,那就错了。
2003年,曾庆洪瞅准机会,将第七代雅阁一次性降价4万元,引发中高档汽车市场的重新洗牌。
经此一役,雅阁奠定了在中高级车市场上的地位。
作风果敢、强硬的曾庆洪,也在随后,被很多媒体冠以“南霸天”的外号。
04 “我们不是跨国公司的附庸”
曾庆洪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南霸天”。
但这个霸气的外号,生动概括了他的做事风格。这个外表随和的小个子男人,一向以“敢说敢做”著称,认准的事情,坚定得很,说话也不怎么修饰或顾及场合。
不少人替他捏把汗,曾庆洪却不为所动。这种强硬,也让他在同外资的谈判及合作中,很好地坚持了中方利益。
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走的是“市场换技术”路线。
但具体执行中,由于外资的强势,往往很难学到先进技术。有外资公司进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合资公司的研发部门给解散掉。
在广州标致的合资中,法方甚至连零部件都要从法国进口。这也是广州标致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
曾庆洪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与本田的合资中,据理力争。
不像有些合资企业,由外方说了算。在广州本田,凡事要中日双方签字,才能生效。
合资初期,由于体制、认知、利益不同,双方经常争执不下,吵架、拍桌子是常有的事。在曾庆洪看来,有些东西(原则)不能退让。
“我们决不是跨国公司的附庸。”他后来说。
这些争吵,为广州本田争得了最大利益。
由于曾庆洪的坚持,日方一开始不乐意,但最终同意在2000年增产至3万辆。这是广州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不仅如此,日方还显示出极大的诚意,与全球同步导入战略车型——雅阁。紧接着,是奥德赛、飞度。
这些车型,后来都成为一代神车,开启广汽集团辉煌20年。
广州本田的巨大成功,让曾庆洪获得进一步升迁。从2001年起,他兼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
而一直在旁观望的丰田,也“眼红”不已。
2004年,丰田与中方合资组建广汽丰田,第一款车就拿出撒手锏——凯美瑞。紧接着,是汉兰达。
谈合作坚持原则的同时,在争取外资、利用外资这件事上,曾庆洪则是柔软身段。
从2004年到2012年,广汽集团以开放、务实的态度,先后与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等欧美车企组建合资公司。
日系三大厂扎根广州,不仅让广汽学到了日本先进的造车技术。同时,大量零部件厂商闻风而至,在广州建厂,也推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发展。
广州由此走出标致失利的阴影,成为比肩长春、上海的中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05 广州人的底特律梦
因为成功操办了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等大项目,曾庆洪被视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最厉害的操盘手之一。
但在曾庆洪眼中,两个自主品牌,或许才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2005年11月,广汽集团召开长隆会议,首次明确:把前10年合资积累的家底拿出来,打造自主品牌。
那年两会,曾庆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搞自主品牌!”
彼时,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合资,逐渐积累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很多车企都萌生了打造自主品牌的想法,
比如,2006年上汽推出荣威。紧接着,北汽也收购萨博核心技术,进军自主品牌。
在这件事上,广汽其实已经落后。
但曾庆洪和时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却按部就班、不慌不急。2006年,成立广汽研究院;2008年,成立广汽乘用车公司……
面对外界的质疑,在广汽研究所当了5年所长、80年代就主持开发广汽公共汽车底盘的曾庆洪表示:
“自主品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急不得。”
2010年,经过五年多的潜心研究,广汽首个自主品牌——广汽传祺,终于呱呱坠地。
精心的打磨,加上与日系三大厂合资打下的扎实基础,使得广汽传祺上市即成为最畅销的自主品牌之一。
曾庆洪对这件作品很满意,直言传祺是“广汽的第一个‘亲生儿子’”。
他在广汽本田的老上司、后来调任鞍钢集团董事长的张广宁试乘之后,激动不已:“这是我开过最出色的国产车,我给你们打满分!”
12年前,广州为了重振汽车产业,希望做到国家要求的40%的国产化率。对此,合作方本田表示:就算把所有零部件都给你们,你们也不会装。
传祺的下线,打破了这一断言,标志着广州汽车终于告别受制于人的日子!
传祺之后,广汽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成功打造了广汽埃安这一品牌。
这是2016年曾庆洪接替张房有,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之后,为整个集团培育的又一项新事业。
这项关乎广汽未来的新事业,同样很成功。
刚刚过去的2022年,广汽埃安以27万辆的年销量,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五,秒杀蔚小理。
从1985年,法国标致在广州播下第一粒种子起,广州人就有了遏制不住想要成为中国底特律的梦想。
这个梦想激励着一代代广汽人。
2000年,为实现年产3万辆的目标,很多广汽人放弃了节假日。
有位员工,自己小孩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故。处理完家事,第二天就回到公司,投入工厂改造工作中。
“大家非常拼,就是为了要把企业做成。”曾庆洪说。
这种理想和热情,也感染了海外技术专家。他们中很多人,最终选择投身广汽。
美国通用汽车首席底盘控制专家黄少堂,不顾妻子反对,毅然回国加盟广汽。临行前,妻子对他说:
“你肯定会哭着鼻子回美国的。”
在曾庆洪看来,广汽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有这样一群满怀理想,同时又不甘心失败、艰苦创业的广汽人。
曾庆洪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从1979年当上一名汽车维修工,到1999年作为中方代表担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再到今天……40年拼死奋斗的日子,宛如昨天。
如今的他,已年逾六旬,不再年轻。
40年来,正是在以他为代表、一代代广汽人的前仆后继下,广州汽车产业从零开始,在不被人看好、差点胎死腹中的逆境下,一步步登顶全国第一。
- 参考资料:[1]《广州汽车往事》智谷趋势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