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才是古典互联网,绝非区块链
摘要: 链圈与币圈争论区块链的应用,但币圈早已是一门古代就有的生意了。
自2017年上半年,数十个ICO项目集中在国内横空出世以来,区块链已经热了整整一年,短时间造出了一些真实存在的90后亿万富翁,也让几个投资人一个月就赚到比以前10年投资生涯赚得还多的钱。而这种赚钱效应让大众更加躁动,即便有国家的9.4禁令,依然纷纷涌入虚拟货币的投资圈子。由于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在现实中政府的禁令并不是很有效,ICO的融资规模仍持续在增长,国内的韭菜也越来越郁郁葱葱。
本文不再赘述区块链的概念,优点等基础知识,只是想以新的视角来看目前的区块链商业圈。区块链圈子一直分链圈和币圈,通常链圈的人会质疑币圈说:你们的项目从技术到商业落地跑不通,而且实际上也一行代码都没写,只是个代币交易平台,就是个空气币,在圈钱。但是站在币圈的角度呢?只要我把社区建好了,只要有人买这个币,这个币在升值,那就是项目成功了。双方各执一词,因为链圈一直也做不出相对中心化系统,非去中心化不可的成功项目,因此链圈也一直没太大声音,反而是一些技术大神,承受不住现实巨大的财富效应,纷纷跳进发币的圈子。链圈币圈倒是在一点上有共识,就是称其他否定区块链的互联网人为古典互联网人,而早年间把互联网引入中国的人就是远古的互联网人了。
作为2年前区块链还冷门时就接触区块链的“远古互联网人”,我尝试换位思考,去按照币圈的思维来想想币圈的系统性逻辑,也发现了币圈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并且商业极大成功,其存在的客观规律与商业逻辑。那就是一些空气币的发起人原本就是做pc游戏,手游出身的。全世界的电子游戏都有一个同样成功的商业模式,基于人性的某些特征,游戏创造一个幻化的虚拟环境,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环境里,玩家代入的角色都有超能力,然后他们在对战,在突围,在打怪升级。
实际上参与ICO的虚拟货币买卖,就是把电子游戏的历程体验从屏幕上搬到现实中。中国的85后从开始入校教育就开始接触电脑,1995年邮电部ChinaNet国家骨干网的建设也让互联网从中科院走向大众,电脑与网络改变了年轻人对世界以及个人生活的认知思维,最主要就是认知边界变化了,年轻人从小天然就更容易接受虚拟货币,这种认知逻辑和前一代人接受信用卡对现金的升级没有什么差别,技术的细节,安全性的差异都不重要,只要“共识”形成,事物就有了存在的道理,哪怕是基于一个虚假的现实。因此链圈对币圈的质疑是技术上的,可是币圈的空气币即便根本不存在技术实现的可能,但空气币依然是基于参与者的“共识”而现实存在着,并且壮大着。玩游戏成长起来的小朋友们也都变成了币圈的“共识”者。他们过去是在花钱买装备打通关,现在只不过是在花钱买代币,代币的升值,总财富的增加,就代表了他们人生的通关。即便代币归零,被割韭菜,只不过是游戏失败,重来而已。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但是从小活在电子游戏中的少年们,他们的思维定式已经习惯了像游戏一样,一切都可以重来。这就是目前币圈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便项目还没有一行代码,即便白皮书所讲的事情在技术上讲不通,在商业场景的实现上全都是断点。
所以说币圈做的事情根本不是区块链,也根本和链圈无关,它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这个行业早在人类古代就有了。古代的人们不懂物理,不懂化学,也不懂现代医学,人群中的“共识”就是巫师们懂巫术,会展示出不寻常的技能或者是奇异现象,而那些无非是用现代物理与化学很容易解释的,甚至古人的治病也是依赖巫师制造的一些奇异药物。古人们的共识就是巫师懂巫术,至于巫术是怎样实现的,不重要也无法探知,甚至疾病的痊愈也未必是巫师的药物的作用。
这就象当今的币圈,韭菜们相信区块链的神奇,就像巫师的巫术,至于那是不是假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科学不发达,人们没有科学认知的古代,人们形成了“共识”,都相信巫师的神奇力量。太阳底下无新事,币圈存在的逻辑就是人性,只不过换成另一种媒介,区块链是一种神奇的技术,特别是比特币小而精的完美技术实现,成为一个极佳的示范,再加上2008金融危机后,人们普遍对政府滥发货币的反感,让区块链在成为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之前,成为了新时代的巫术,币圈只不过是千百年来,人类换了形式,又一次的人性体验而已,最早是巫术,后来是宗教,都是基于相同的内在逻辑,是人类依赖“共识”的人性而已,而今只不过是披了一件区块链的高科技外衣。当链圈币圈嘲笑传统互联网人是古典互联网时,我想说,币圈不是区块链,他们做的事情其实和区块链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才是古典互联网。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