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四种印象:为什么买比特币赚不到钱?

GONG先生说
GONG先生说 得得号

May 23, 2018 哥伦比亚大学MS&E硕士,著有《加密经济学》等

摘要: 这也是为什么锚定效应让大部分在比特币等的买卖中都是亏损的原因吧。

2017年9月,数字货币市场哀鸿遍野,腰斩只是基本现象,暴跌80%也是随处可见,让无数人损失惨重。然后, 3个月之后,数字货币市场又赢来了一波大牛市,无数当初被认为绝迹的币种在苟延残喘后,焕发了比之前更加耀眼的第二春,比特币在12月更是突破了14W人民币的价格,又让无数人纷纷叹息错过了最佳的抄底时机。在这段期间,有人慌忙跑路,有人淡定抄底,为什么我们在面对同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行为经济学指出,人们在进行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进而对你产生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影响,这叫做“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所谓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锚定效应下,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

锚定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对于比特币价格的不同接受程度,在刚刚接触和了解比特币时,不同的人对于其具有的价值明显不同:

                                                                比特币的第一种印象

认为比特币就是一串毫无用处的代码,根本不具备货币的属性,现在之所以有价格都是由于炒作,迟早有泡沫破灭的一天,对其历史价格一直增长无法接受,并且绝对不会买入,比如因拒绝100个比特币而出名的郎教授。

                                                                比特币的第二种印象

 认为比特币是由挖矿产生的,所以其价格应该等同于挖出比特币的成本(设备投入+电费+维护),所以会在高于成本时卖出,比如花了1W个比特币买了两份披萨的哥们。

                                                                比特币的第三种印象

 认为比特币是未来的全球支付方式之一,可以媲美当前黄金总价值,所以每个比特币价值约为1300美金左右。

                                                                 比特币的第四种印象

认为比特币会彻底颠覆现有金融系统,等于未来的全球总价值,所以现在的价格从长远来看还是低点,就像某位大佬说过的一句话:“长期来看,现在永远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我们无需对上述想法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只是简单分析了不同人在刚接触比特币时对其价值的第一印象,除非发生重大事件而颠覆认知,否则在以后这个最初的价值/价格将作为一个“锚点”,成为判断当前是否应该买入/卖出的重要标准。以上说明了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不论是不经意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锚定在其中起着作用。

数字货币市场虽然是一个完全的自由市场:交换行为是否互利取决于市场上的交易双方是否真正清楚所交换物品的价值。

但是,由于许多数字货币的未来落地应用价值等方面仍然是位置,市场里会经常出现受不同“锚定”影响的印象及决策,这种决策往往无法准确反映我们能从这些数字货币中获得的使用价值与投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锚定效应让大部分在比特币等的买卖中都是亏损的原因吧。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GONG先生说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