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辩论】进阶区块链3.0时代,如何构建内容公链新生态?

链得得潘璇
链得得潘璇

Jun 13, 2018 欢迎砸料xuanpan@chaindd.com

摘要: 内容应用涉及到相关的数据存储、审查机制、激励机制等具体操作,内容领域能否成功实现落地,对于底层公链的性能和机制都存在着巨大的考验。

在区块链众多寻觅的适宜应用场景之中,内容行业是一个被给予厚望的垂直领域。

近一年的时间内,大量内容公司开始涉足区块链业务。从具体应用上看主要为两个方向,一类是以Steemit为代表的内容分发平台,一类是以Mediachain为代表的内容溯源平台。具体可见链得得App文章:《内容产业上链,如何设计通证货币流转体系?》

然而,因区块链+内容行业的独特性,视频、音乐、出版等各个应用方向都需要解决海量资源的存储问题,真正能落地商用的公链极其少,即使是已拥有近百万用户的Steemit,其公链也未能解决分布式存储难题。

此外,内容应用还涉及到相关的审查机制、激励机制等具体操作,内容领域能否成功实现落地,对于底层公链的性能和机制都存在着巨大的考验。

那么,如何解决公链存储的问题?如何设立机制帮着内容应用更好落地?链得得App与Ulord创始人谭林聊了聊当下内容公链的实际应用与面临的问题,以下是访谈实录,链得得App编辑整理:

一、区块链3.0时代,公链能否实现分布式存储?

链得得:作为早期的区块链内容应用平台,Steemit的公链在设计上目前有哪些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谭林:它是类似于博客的应用,Steemmit是在BitShares(比特股)的底层公链上做的,目前来看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所谓的大鲸现象,它的投票、点赞权重不一。具体来说,就是越有钱权重就越大,很容易出现贿赂拉票的行为,有失于它本身的公平性。

第二个是它的内容存储系统没有解决,目前是把存储放在云服务器上,对于最终的C端用户而言使用并不会有所差异,但对建立于公链之上的B端企业级而言运营成本会极大提高。

不仅是BitShares,像以太坊、EOS、小蚁等,目前都还没有解决存储的问题。将内容进行上链,比如一部电影,由于它的应用存储格式很大,倘若把所有数据全部备份到节点上面,那成本代价非常高,一般而言 10P的存储资源租金可能就要动辄千万。

链得得:那有什么方式可以解决公链存储的问题?

谭林:因为系统本身是低成本的,那如果把一些内存占比极大的文件进行上链,显然不合适。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建立双层的P2P网络模型。在链上依旧会将类似于交易、确认版权、数字指纹等关键信息进行上链,完成一个轻量级的数据储存。

在这个链之上,我们又搭了一个存储系统,使用的也是IPFS技术。通过建立一套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将文件进行统筹管理,对内容进行分布式存储。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一些闲散的资源为网络提供服务,比如我的电脑本来有10个T的硬盘,那平时可能只用了2个T;再或者是家庭电脑使用的时间很短,只是晚上使用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闲置等等,这些闲散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

链得得:相比于之前公链的存储方式,分布式存储有哪些好处?

谭林:第一,它可以去中介化,配置闲散资源,发挥共享经济精神。

第二,用户体验会更好,更稳定。内容存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里,它将一个文件切分成很多块,保存在不同的节点里面,即使是当时网络不稳定,也不影响公链上内容应用的正常访问。而且在访问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选择距离使用者最近的节点,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三,解决了内容永久保存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建立一个节点系统,计划将建立一万个节点,每一个主节点至少都是一个T或者两个T的容纳程度。那最后就会有一万个节点,能存储1万T的内容量。这样就可以从技术上减少中间服务器的存储环节,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内容上链,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体系?

链得得:如何建立激励体制,以促使他人提供闲散资源运用于公链存储服务?

谭林:我们设定了总量25%的token来进行激励,等用户参与进来后,他们不是参与共识,而是参与网络建设,会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同时在主节点的背后建立一个投票机制,主节点拥有者可以通过投票来进行项目的重大决策,比如内容的审查,给项目提供一些代码,或一些更好的算法,在主节点投票通过之后,就可以享受到系统设定的奖励。

此外,还会将10%的token奖励给生态里面的应用开发者。区块链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协作,以前只能依靠公司、机构等组织,现在可以通过技术设置一种机制,抛除传统组织的概念,共同建设同一个目标。其中Token在激励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每一个公链的共识方法不太一样。

链得得: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发布作品得到激励,那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区块链技术的引流传播与之前有何不同?

谭林:这就涉及到区块链社区了,可以说这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传统的方式是“平台”争夺头部作者,头部作者越多内容越好,才能够把消费者吸引过去。

而内容公链是反过来的,我们是消费者越多,愿意创作的内容生产者就会越多,因为公链在利益的分配上跟之前不一样。我们通过设立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社区,他们或许只是评论、只是看看、只是点赞,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链得得:哪种共识机制更加适合内容公链?

谭林:目前而言,常用的共识机制主要是PoW、PoS或者DPoS。从共识角度来看,其实各有利弊。

比如PoW,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更大范围的共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更公平。但它的缺点就是对能源的消耗比较大。这就导致出现了矿机的装备竞赛,矿机性能越做越厉害,最后演变成机器和电力的角逐。

而PoS权益证明,它的优点是不再消耗太多的能源,管控方式也是根据所有者的资产分配给一定数量的token。但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公平性方面,万一占有资产比较多就可以左右投票,最后形成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越没钱,或者直接参与不进来的僵局。

至于DPoS的话,EOS现在主要用这种共识方式,目前受到的质疑也比较多,设定21个节点的话,从效率上讲是比较快的。但是前21个大矿池基本就占了整个公链99%以上的算力,基本上就是权力的中心。万一前21个节点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利益所有,就能轻易实现绑架决策。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POW、POS两者的结合,也已经达到了大概有一百多兆的算力,毕竟现在还属于发展完善阶段,有些事情确实拿不准,也只有在实践中检验。

链得得:在公链上如何设计机制,以保证内部币值的稳定性?

谭林:这个无法保证,完全是市场性行为。市场看好价值就会上涨,市场不看好价值就会下降,此外还有别人挖矿的动力,参与的越多,价格也会上涨。

我们的收益是产量乘以价格,市场终归会达到动态的平衡。如果币价太低,收益变小,覆盖不住电费,就不会再去挖矿了。

此外,包括内容生产者对作品的定价,以及对内容消费者的价值分配等也完全是市场行为,我们不会在设计上多加干涉,从公链设计者的角度讲我们更希望能保证整个机制的公平性。

三、搭建生态,内容公链的前景在何方?

链得得:眼下是否真的有必要用区块链来做内容生产?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当下互联网内容应用产品的哪些痛点?

谭林:互联网内容产品,一个很大的痛点是“平台”在整个环节里起到太大的作用,平台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权衡一下哪个作者的流量最大,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格局形成之后,那种非头部的内容生产者很难脱颖而出。

 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现状,让非头部用户有机会获得阶层晋升,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去掉一些中间商的环节。通过定价合约的机制,给转发、点赞、阅读的人都分发token,改变现在一些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让整个机制更加科学,同样的内容也分发得更广泛。

链得得:内容公链项目的盈利方式通常是什么样子?

谭林:这里有一个生态的概念,我们专注于建立底层公链,其他如视频、直播、文字等应用将由其他团队完成,当然我们也会做应用的示范,但最终将在一个大生态体系下,跟合作方共同组建新的内容应用。

在此基础上,公链的盈利模式普遍是这三种:第一是平台抽取佣金,在发展前期佣金可能会比较少,所以还是会主要靠广告费,从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平台的运营。

第二是利用资金的滞留,就像支付宝的盈利模式,平台中总有一些token会滞留,就可以用它们来做一些资本的运作,建立内容基金来进行正常运营。

第三是增加平台附加值,这个跟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是一样的道理,当更多的流量进入平台后,总有可以变现的方法。

链得得:目前内容公链行业遇到的难点主要在哪些方面?

谭林: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政策这块还不明确。我们必须要遵循政策,包括在建立基金的时候,有一些具体的细节还是比较小心。

第二是在内容的审查这块,不管是用机器还是用人,都需要有比较合理的机制,因为区块链技术能保证信息不被篡改,但无法保证上传的过程一定真实。我们还会通过主节点背后的拥有者来进行审查,以此减少运营费用。

第三点是内容行业本身,不管是社交产品还是直播产品,其本质都是用户时间的争夺,而我们做底层内容公链的,也希望能有一款占用用户更多时间的应用。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链得得潘璇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