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公链名号的NEO,貌似没有去中心化的理由?
摘要: 从NEO的发展模式以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来看,去中心化可能以后都不会是NEO的追求。
基本上所有公链都存在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其中今年有一个公链是被质疑得比较多的,就是NEO。包括它的DBFT机制、共识节点中心化、基金会权利过大的问题等等曾经引发过网上许多讨论,而在今年三月份的韩国TokenSky区块链大会上,NEO创始人达鸿飞回应了这种中心化质疑,他表示“目前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相较去中心化,团队更看重效率”。那意思是后面就会开始追求去中心化了?
但经过哈希派的调查分析发现,从NEO的发展模式以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来看,去中心化可能以后都不会是NEO的追求。
1.NEO缓慢的去中心化之路
NEO所使用的共识机制叫做DBFT(授权拜占庭容错),这种机制与EOS的DPOS类似,都是通过代币持有者投票选出验证节点,用减少节点数量的方式提高效率。
DBFT机制将系统中的节点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专业记账的“记账节点”,一个是系统当中的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基于持有权益的比例来投票决定记账节点,当需要通过一项共识时,在这些记账节点中随机推选出一名发言人拟定方案,然后由其他记账节点根据拜占庭容错算法,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态,如果超过66%的节点表示同意发言人方案,则共识达成;否则,重新推选发言人,重复投票过程。
他们通过迭代算法来保证区块链上的节点能够快速达成共识。而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其实NEO的去中心化程度甚至连EOS的富豪统治都不如。
按照NEO最初的承诺,到2018年第一季度,NEO基金会对节点的控制量应该少于2/3,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减少。然而到目前为止,NEO网络中正在工作的7个节点中有6个依旧掌握在NEO基金会手上。
图片来源:neo.org
早在去年11月的时候,NEO的中心化问题就被人翻出来指责过一番了。在《NEO红色预警》一文中,作者就称:“(当时)NEO整个网络中只有13个验证节点,而这些节点由NEO开发团队静态选出,所以实际上,NEO网络的所有节点都是由其开发团队掌握和操控的。”
而在这之后的8个月时间里,NEO网络的去中心化进程非但没有如约实现,反而似乎显得更加集中了一点。7月4日,NEO基金会官方发公告表示,当天晚上21点左右,他们“进行了投票选出了最新一轮的共识节点,正式开启了NEO的去中心化时代。”但在这场所谓的选举中,只有一个候选人和两个投票人。
NEO基金会作为这场选举当中唯一具有投票权的实体,推选出了City of Zion这个由NEO开发人员资助的团体,作为其最新一轮记账节点中的一个。而根据该基金会5月22日发布的公告,目前NEO基金会的决策权实际上是掌握在CEO达鸿飞和CTO张铮文两个人手中的。
图片来源:neo.org/blog
2.NEO背后的Onchain体系
2013年,人称“达叔”的达鸿飞与巨蟹(YOYOW联合创始人刘嘉陵)、徐义吉(星云链创始人)和点付大头(LBTC创始人张银海)等人联合成立了“比特创业营”;2014年在比特创业营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七位联合创始人提出了“小蚁股”的概念,与此同时他们还为小蚁股自筹了第一笔种子基金,2014年6月正式为其立项。同年8月,达鸿飞、张铮文、李俊和杨朔等人合伙成立了Onchain团队和小蚁运营公司,达鸿飞担任这两家公司的CEO,曾就职于火币的张铮文担任NEO的CTO。
在Onchain公司中达鸿飞直接持有42.5%的股份;除此之外,他还分别与张铮文、李俊和杨朔等四人成立了上海分泰、上海分颂和上海分讯三家合伙有限公司,以上三家公司分别持有Onchain 29%、12.75%和14.6%的股份。哈希派通过调查了Onchain背后的项目及人物关系,总结如下图:
图片来源:哈希派整理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Onchain公司及其发起的NEO、法链、身份链和本体链等项目的实际控制人由达鸿飞、张铮文、李俊和杨朔四人组成。而达鸿飞本人除了在Onchain公司拥有的42.5%股份外,按照他这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计算,他实际上掌握了Onchain公司超过54%的股权。也就是说,每个Onchain系的区块链项目最大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都是达鸿飞,由于达鸿飞本身都是每个项目的创始人,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把达鸿飞、Onchain以及Neo三者的关系再重新梳理一遍,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①Onchain和NEO的关系
据其合伙人李俊在之前接受采访时的说法,达鸿飞创办Onchain的初衷在于,当时有很多机构希望NEO能够提供一些区块链解决方案,但由于NEO做的是公链,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因此他们又发起了Onchain公司。 其官方明确表示,他们就是一间专门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区块链服务和产品的公司。最初,Onchain的DNA技术是基于NEO搭建的底层技术框架;DNA为企业开发定制公有链和私有链,然后将这些区块链连接到NEO上。
NEO项目在币圈的应用和发展为早期Onchain公司的DNA技术框架打下了基础。2017年5月,DNA V0.5系统通过了工信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测试,成为首批工信部认可的、通过了国家标准测试的区块链系统。而NEO也绝不是该公司唯一拿得出手的项目,在NEO之后他们又陆续推出了基于DNA技术框架的法链、身份链和本体链。
从合规化的商业前景来看,Onchain的蓝图似乎比NEO看上去还要大,而基于DNA框架的后续几个项目在实际落地情况上,也体现出Onchain公司以及达鸿飞的重视程度。
②基于DNA框架的法链
2016年,DNA框架在电子存证领域实现应用,Onchain公司与微软中国以及电子法律公司法大大共同成立法链,Onchain为其提供底层区块链技术,并掌握其45%的股权,Onchain合伙人李俊、张铮文担任法链高管。据了解,在该区块链上每一份电子合同的签署时间、签署主体、文件哈希值等数字指纹信息将会被广播到“法链”所有成员的各个存储节点上,并将文件哈希值信息同步存储在国家权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国家司法鉴定中心也是其中的节点之一)。
达鸿飞曾介绍,法链是一个联盟链,除了合作公司法大大之外,该区块链还有像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等有法律保障的第三方机构作为公信力的背书,能够提供司法认可这种鉴定出证的服务。
从他们将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拉下水来为他们背书的角度出发,我们就有理由怀疑Onchain系的区块链项目是否真的有去中心化的诚意。之后我们要讲到的本体链也是一样,其首席战略官季宙栋曾担任(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一职,身份链也是与贵阳市政府联合推出的项目。
③基于DNA框架的身份链
在实现合规化方面,达鸿飞认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数字化ID验证,即将现实中个人身份与区块链上的数字化身份相对应。
2017年5月,Onchain与贵阳市政府联合发布了智能合约2.0等区块链技术,与此同时,搭建在DNA框架上的“身份链”也随之发布。身份链在保护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对线下实名身份与线上数字身份进行映射关联并统一管理,基于这一身份认证体系,可以通过跨链技术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应链与链之间的价值转移和事务办理。
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小龙称,认可Onchain的开源模式,并表示贵阳方面愿意参与进来,基于开源架构,一起推动区块链的应用开发和落地。作为技术创新公司,Onchain很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④Onchain旗下的第二个公链项目
2017年底,Onchain发起其第二个公链项目ONT本体链。本体链与NEO使用相同的DNA架构,通过为用户定制可公开的数据资源,允许用户将私有链上他们希望被公开的数据向第三方或者其他公链公开,以搭建私有链、公链和联盟链之间的桥梁。
本体链的目标就在于构建一个链网体系,可以融合多种区块链或者非区块链系统,以使这些技术能够真正被用于商业当中。
而在目前阶段,一个区块链项目如果要在实际落地应用上有所作为,往往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去中心化与效率之间一定会选择更高的效率,当然还有下面我们要讲到的——合规性问题。
3.区块链合规化路上的大胆尝试
除了法链和身份链有政府部门参与之外,NEO和本体链两个公链项目在合规和可审查方面的特性也是十分明显。
这两者的本质都是通过区块链来对现实中个人或者实体机构进行数字化的标记和管理。NEO“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资产认证,使用智能合约自动管理数字资产,从而实现智能经济”;而ONT本体链则“利用身份标识协议和分布式数据管理协议,对现实世界中的人、财、物实现链上的标识和确权。”
这其中使用区块链记录、标识数字资产和身份,实际上有一个好处在于,可以使用户的资产以及真实身份获得现有法律的许可和监督,必要的时候政府也可以采取司法行动。
同时,走合规化路线的治理模式也可以促进他们在技术上的发展,DNA技术框架属于创新性的区块链技术,而Onchain作为掌握这项技术的合法实体企业,更加容易取得相关机构的扶持和信任。另一方面,Onchain旗下已经拥有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公链到联盟链再到为政府和企业专门定制私有链,每一条都与商业应用紧密联系,每一条都在紧扣“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或者说,每一条都跟政企事务紧密联系。
图片来源:onchain
最后,在此前爆出的李笑来私下讲话的录音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Neo基本上只能跑在windows服务器上,它上面没有交易记录的……后来就是资金盘拉的,所以达鸿飞现在自己手里没有多少币,都是资金盘拿了。”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李老师说的是真的)手中没有多少NEO的达鸿飞,实际的收益来源无外乎他掌握了超过54%股权的Onchain公司,而Onchain公司正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把区块链技术引入到中心化系统的改良当中。
所以说千万别嫌NEO的去中心化速度慢。毕竟无论是对于Onchain公司还是达鸿飞个人而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话还是远离去中心化更划算一点。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