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锁仓期限将至,项目方为融资有何妙招?

哈希派
哈希派 机构得得号

Sep 07, 2018 为中国金融科技菁英提供最全面的行业资讯,最深度的市场分析。

摘要: 到了2021年,几乎所有的ICO项目的代币锁定期限都将到期,这势必会对代币市场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项目方除了抛售手中的代币,还可以考虑售卖股权,增加代币流通量,发行证券型代币灯发誓。

从长远的角度发现问题

想象一下到了2021年,几乎所有在2017-2018年数字货币热潮期间创立的ICO项目,其创始人或者基金会的代币锁定期限都将到期,解锁后的代币流入到市场,从而使得市场上的代币流通量大幅度增加,这肯定会对代币价格和估值产生下行压力。而这个问题(创始人代币抛售)也让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于这个问题,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去年莱特币创始人Charlie Lee在抛售掉大部分手头持有的莱特币后在社交平台公布了这个消息。这让不少信仰者产生了信任危机,质疑创始人高位套现,莱特币应声暴跌,价格一泻千里。即使他再三申明会继续开发莱特币网络,但从此项目确实跟创始人再也没有个人利益关系——莱特币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价格肯定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影响,之后也只有时间才知道他的“离开”到底影响有多大。

不可避免的是,随着代币锁定期到期后,创始人必然会根据公司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考虑是否继续对项目发展加大投入:目前公司或基金可以赚钱吗?还可以令手中持有的代币继续增值吗?还有更多更值得投入的选择吗?项目还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吗?是否有其他收入来源,允许他们继续持有大量的代币?他们可以在长时间内为他们持有的代币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吗?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创始人对代币的处理方式。

发展的分岔口:错误的激励机制和代币锁仓期至的三种情景

最近出现了许多从监管的角度对ICO进行分类的观点,除了从投资角度和项目框架去评估ICO的价值外,还有类似像ICO属于创业公司吗?属于生态系统吗?属于基金会吗?等一系列的讨论。实际上,这些分类都是合理的。在我关于为ICO投资开发框架的文章中,我描述了一种对待ICO的结构性思维方式——即把ICO当做是创业项目一样去考虑。因为ICO项目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因此将它看作是创业项目是最恰当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将它与处于起步阶段的商业项目进行比较来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分类方法是最合理的,因为ICO实际上是一种更具挑战性、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并且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的创业。

然而,与传统创业不同的是,随着一个去中心化项目的发展,其生态系统与创始团队逐渐分离的。当然,大部分去中心化项目的创始团队也肯定希望能从这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增长和扩张中获利,他们一般会通过募资或者成立基金会的方式从这个去中心化网络中创造的价值里面获得一些报酬,而这些募集到的资金也会为项目发展提供助力,因为它可以为生态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提供更多的资金。

但无论是怎样的商业模式,稳定的现金流或代币本身能实现持续的价值增长对于保证项目能否兑现成功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开发者就很难有经济激励动机去继续开发项目了。

 

如果这是你的商业货币,现在是时候推出了

下面,我将会讨论创始人锁仓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三种情景。并介绍在每种情况下,目前的激励机制如何影响创始人和公司行动,以及每种情景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第一种情景: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一种情况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一切进展顺利,公司或者基金会盈利情况良好,创始人相信他们的努力工作不仅会带来个人回报,而且也能使他们分配的时间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即使创始人发现有好的出手机会,他们也不会出售代币,因为他们相信他们不断的努力会使代币的价值不断增值。 他们可能出售部分代币进行对冲,但并不代表他们放弃继续持有公司代币的想法。

然而,这种情景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负面消息随时都可以轻易地打破这种理想的场景。此外,新竞争对手的出现,黑天鹅事件甚至创始人个人因素都可能将这种理想的平衡打破,最后造成不乐观的结果。

第二种情景:公司在发展边缘挣扎

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肯定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公司勉强维持现状,资金即将耗尽,创始人都想离开了,他们认为自己尽其所能挽救局面但还是力所不及。对创始人来说,这种情况他们有强烈出售他们代币的动机。随着时间推移,后期投入的边际收益逐渐降低,即使项目目前可能进展不错,也不足以弥补额外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成本。

部分人可能早就意识到这种情况下项目往往是个准备退出的骗局,因为即使经过创始人多年的努力,最终他们还是失败了。也许是项目太有野心,或许项目缺乏社区支持,又或许由始至终都是虚假项目——到了这种局面原因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实际上参与生态系统、购买代币和支持项目的每个人都助推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即认为创始人代币解锁是很正常的,而且即使他们在项目失败时卖掉所有代币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套在项目当中,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的。

事实上更糟糕的是,如果公司或项目方想卖掉他们手上的代币,公司可能会在大量抛售前故意操纵市场价格和营造上涨情绪来增加市场流动性。这样当他们抛售手中持有的代币时,不会导致币价产生大幅的波动。这种事情已经时有发生,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市值更大的币种走上这条道路(创始人被迫抛售代币)。

爆炸新闻:我要发布公告啦

同样地,公司或项目团队也可能通过炒作等方式,将一个已经失败的项目一直拖延到他们的代币解锁期到来——都已经为一个项目付出了3年的时间了,如果再多一年就可以解锁代币获得回报,为何不这么做?从经济学和追求合理激励的角度考虑,创始人不太可能直接夭折项目,所以拖延失败的项目变成了一种常态。

显然,这里的激励机制已经失去了作用,因此创始人(他们非常熟悉项目运营的细节)可能会选择时机出售他们在项目中的全部股权并离开。如果他们觉得继续经营公司并不符合他们个人利益,即使他们没有达到代币解锁期内的最大收益目标,他们也可能会这么做。代币锁定的模式明显存在问题,不应该让市场的资金为失败的项目埋单,这是现有的代币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种情景:黎明前的黑暗

最后一个情景是前两个情况的有趣合并,对于许多项目来说,这是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情况:创业公司入不敷出——通过ICO筹集的资金消耗完,经过几年后项目几乎要破产。如果他们还没有新的资金来源,接下来几年他们将会因为资金困难、项目开发过快和预算不足而感到压力,这正是ICO热潮所带来的副作用,因为公司资金过去一直处于充足状态所以很少会重视如何精益化运作。即使已经是上线的项目,仍然需要金钱和时间来获取用户流量、改进和维护网络。

两亿美元可以烤很多棉花糖呢

这些发展过快的项目将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它们必须被迫缩减和优化运营以控制其日益减少的预算。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即使是再有希望的项目也可能被迫重新考虑项目长期的可持续性,这给创始人留下一个难题:如何筹集更多资金?

在这我提出一些关于ICO后如何筹资的建议,下面我将按照可行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介绍几种可供选择的筹款方案,其中我认为最后一种方案,发行证券型代币是最有可行性的。

二次ICO

代币体系都有固定的供应总量,项目无法出售更多的代币,因此他们可能无法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二次ICO”。创造更多的代币会稀释现有供应体系,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加密经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人都不可以随心所欲地“铸造”出新的币来,所以我们可以排除用传统的ICO模型作为解决这种资金困境的方法。不过,抛售创始团队所拥有的代币也属于一种特殊的二次ICO,但这种方式本身属于一种自助法(Bootstrapping),我们会在下面讨论到。

自助法

这似乎是个能立马回收资金的方法,但与上述第二种情景相似,团队或基金会可以出售手上部分代币,以筹集超过其初始筹集量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资金并非源于项目生态系统新产生的价值,相当于将创始团队的回报再投入到一般运营中,这中间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需要团队重新考虑权衡的事情。只有在短期内能使公司出现转机或者能产生利润回报时,团队才会考虑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其实跟用资金做投资一样,同样是需要追求收益的。

出售股权(卖给VC)

正如传统公司可以出售股权一样,基于区块链的公司也是如此。当然,这里的公司需要跳出区块链的范围,这才有可能实现。在网络中拥有股权是一件困难得多的事情,这种募资策略与传统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模式一样,新公司的估值主要是根据未来的盈利能力。相对于抛售代币,可能公司更愿意出售自身的股权。同时将通过传统的VC模型完成,这样更能使区块链项目得到更多成熟公司的肯定和支持。就像许多卖给VC公司的代币交易都会包含一部分股权一样,这可能会被未来股权融资轮次以更高的估值稀释或资本化。通过这种方式,出售股权的模式看起来很像今天的传统B轮融资。

通货膨胀融资

这是一个类似于二次ICO的概念,但具有非常不同的细微差别:区块链社区可以通过决定增加代币流通供应量的方式,为项目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而不是向公众出售代币。当然,对于目前的固定供应代币模型这很难实现。尽管如此,这种方式仍然比进行二次ICO对生态系统更具吸引力:不需要有额外的资金投入到项目中,总价值的增长是通过新增加的代币创造的。但只有在提议的通货膨胀能被新增的价值抵消或超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种方式(并且才有意义)。这种方式也许不能解决平常遇到的资金问题,但可以为项目的革新带来更多有效的激励。

发行证券型代币

在我看来,最具吸引力的方案还是持有证券型代币,这样可以出售公司或网络未来产生的收入和资产。公司或项目到目前为止的公司市值、产生的收入份额、未来的期望收入以及公司或项目的成功的承诺都有可能成为被纳入交易的因素当中。只有具有真正有希望的好项目才能成功地以这种方式筹集资金,但同时也要有明确的收入来源以验证这种方式的合理性——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通过负责维护它的公司。这些证券型代币可以代表“代币化的股权”,或者代表一种只有投资者才可以获得的独立于创始团队或者基金会的网络收入权益凭证。

(作者:Adam Kaplan,编译:哈希派,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哈希派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