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币的下个春天里拥抱区块链

必投投
必投投 机构得得号

Sep 18, 2018 做区块链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器,让区块链回归本源!

摘要: 区块链技术无法盈利并不能证明区块链技术不重要,很多后端协议,像http,tcp等同样无法盈利;另一方面,dapp并不是效率和隐私不可兼得。

1. 毫无防备的一击:来自内部从业者的补刀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四处流窜的行业盲流,笔者在过去半年做得最频繁的一件事,就是三天两头给币圈的各种虚火泼冷水。

从1月时唱空今年的数字资产大牛市,再到年终猛扒币圈“高大上”的外皮,在个人看来,今年前8个月,区块链行业所引发的全民狂热是十分扭曲且反常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社会对于区块链这种病态的“热情”,非但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任何好处,反倒是会给其引来无尽的负面影响。

果不其然,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在大熊市来临、尤其是以太坊于近期崩盘之后,各种批斗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文章简直铺天盖地,所有被牛市光环掩盖的灰暗,现在都被拉到了灯光之下任人评说。

近日一篇名为《比特币的下个春天里没有区块链》的文章开始在笔者朋友圈里疯转。在文中,作者从区块链和DAPP,一路批斗到币权与ICO。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并非出自于传统的经济学界,而是有着将近3年从业经历的区块链行业老兵,外加搭配一些学术论文式的图表和数据,让人感觉这是一篇思维逻辑非常缜密的深度研究报告。

对于很多了解区块链甚浅的读者来说,这篇文章非常有杀伤力,配上一些学术术语让人不明觉厉,可以说是字字诛心。

图:作为币圈老人,作者对区块链的解构非常有系统感    

毫无疑问,正如我前面所说,这篇文章的气场和力度,是非常强劲的,就连笔者这种对币圈现状颇为不屑的人,这次觉得要充当一次正能量,给区块链正正名,这不是因为想要蹭个热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中,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疏忽,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逻辑漏洞,或者说是思维陷阱,以至于我不说明一下,还会有更多的人掉进去。

况且真理越辩越明,您有解构人们对区块链信任的权利,那我也有给行业充值信仰、建构人们对区块链信任的自由,对吧?

2. 关于DAPP与区块链赤裸裸的误导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确实是非常吸引读者,因为作者开篇的第一炮,就是一个超级反向操作:当所有人都在说“比特币不重要,区块链重要”时,他直接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行:“比特币重要,区块链不重要”!这一下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过去了: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嗯,严格地讲,整个过程其实真的没有特别石破天惊。概括地讲,主要以贬低区块链为主。具体来看,理由有两点:

首先,在作者看来,区块链技术本身无法盈利;关于这点,笔者举双手赞成。事实上,岂止是区块链,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数字化技术都无法直接盈利。举个例子:我们所见到的互联网应用,都是基于http/tcp/ip的协议栈,但谁还记得http、tcp、ip协议的发明者?他们富可敌国,名震四海了吗?

并没有。事实上,能够实现从客户处直接盈利的,永远都是基于后端技术的前端产品,而非技术架构本身,就好像大部分人只会为了成品房而掏钱,而不是为了一片荒地而买单一样。

             图:上下两组的互联网大佬,你更熟悉谁?

【注】图中上排的三个人分别为TCP协议发明者罗伯特·卡恩、IP协议发明者温顿·瑟夫、以及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没有他们的贡献,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毋论亚马逊、facebook等产品了。

但是,作者大概也意识到了有人会想到这一点,所以他随即提出了下面这个结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尤其是C端的去中心化APP产品,目前都是空想,没有需求和市场,将会走向灭亡。

话到了这份上,咱可就得说道说道了。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论点本身有点问题,更是因为作者在文中进行推理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很隐蔽的思维陷阱。

各位读者,大家如果阅读了原文就会发现,在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给大家设了一个选择题:中心化应用(APP)有效率没隐私,去中心化应用(DAPP)有隐私没效率,你选哪个?

若是注重效率,那DAPP就没用了。若是注重隐私?不可能的,你们C端用户从来都不care安全和隐私。这玩意只有B端才重视。所以嘛,DAPP本身是一个没有需求支撑的空气产品。

各位朋友,大家知道作者的这个套路让我想起了什么吗?我一下就想起了很多相亲节目中,女嘉宾质问男嘉宾时的情景。为了考验男嘉宾,女嘉宾有时会提出一个类似于“先救我还是先救你妈”的双选项选择题,如果你男嘉宾选A,很好,按照女嘉宾随后给出的解释,这个回答暴露了你内心深处的XXX,你不靠谱。然而当你选B,不好意思,这又暴露了你另一面的XXX,负分滚粗。

大家发现男嘉宾的问题出在哪了吗?答案很明显——女嘉宾给他的两个选项都是坑,你挑哪个,都没好果子吃!

具体到这篇文章也是一样的,作者给了你两个选项——有效率没隐私的APP,有隐私没效率的DAPP,选哪个,他都会告诉你基于区块链的DAPP没有用,那怎么会这样?

答案和上面一样:他给的两个备选选项也全都是不够客观准确的大坑,所以从根本上讲,作者diss区块链的这个解释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思维陷阱,你怎么拐,最后都会走到作者给你安排的死胡同里。就笔者看来,这两个选项,至少是有以下三点值得商榷——

            图:按照作者给你设的思维导路,你怎么都会认为DAPP没有用

1)DAPP“没效率”这点不成立。现在的APP确实是毫无安全隐私可言,以至于大平台想让一类消息在一夜之间消失,那简直是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堪称杀人无形;但当下的DAPP可不是完全的无视效率,而是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更何况相关的提效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研发中:石墨烯技术自不必说,侧链、分层、分片、分区技术亦在路上,一旦成熟,区块链的效率会明显提升,物联网那种海量数据未必能承载得了,但应付一般的商用场景还是差不多的。

2)DAPP“关注隐私”这点不准确。DAPP的核心特点,是要将应用把全部或部分的运行数据存储到区块链,重点在于不可篡改,至于对不对外开放,那取决于你自己的设置,就DAPP本身来说,它跟安全隐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事实上,一些思想超前的区块链项目方,已经把自己的项目周报记录到了以太坊上,任何人都可以公开查看。那么,信息不可篡改的意义何在呢?除了我们熟悉的2b、2c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2m(to machine),也就是为各种APP互相间的自动调用打下信用基础,从而实现机器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完成经济运行自动化。

3)没有确切证据说明,C端用户完全不在乎信息不可篡改。在这方面,估计都不用我长篇大论,也是作者运气差,他这个结论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赶到现在,实在是太不凑巧——在过去的半个月中,区块链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和投资者,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或是阅读平台是有多么重要。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一个信息不可删改的互联网,就是非常必要的。

3. 逆行固然顺畅,但被抓个现行就惨了

好,看完了这三点,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来:APP和DAPP,人们会选择哪一种?未来谁会取代谁?

答案是:都会选择,没有谁会完全取代谁。不同特点的应用,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场景里,不分B端C端。当我去同学群扯些无关紧要的淡的时候,我会选择中心化社交网络,因为人脉都在那里,当我去和别人讨论敏感的区块链资产话题时,我会选择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因为那里才可以畅所欲言。

正所谓千人千面,每类用户都有不同的长尾诉求,此种多样性足以容下N个不同风格的同领域应用。不夸张地讲,互联网生态的复杂程度,连四维的评价体系都覆盖不下来,结果你拿个“效率-隐私”的一维轴,在那来回撸,实在是说不过去。

很多人可能尚未注意到,在一个经济保持增量发展的时代,现在的很多领域,已经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一个可以和谐共处的多赢格局。

所以我在早先的一篇文章中说过,即便是像区块链这样新兴的数字技术,轻易也不要说出“颠覆”、“替代”这样的字眼。拥有这样的激进思想,本身就是很危险的行为,因为在这些人看来,你基于区块链的DAPP如果无法大规模实现对现有APP的取代,那它将会无可避免地失败,这样一来,你将会产生要么信心爆棚,要么无限沮丧的极端情绪。

             图:最简单的道理:台式、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在多年混战后,谁也没有彻底取代谁,而是形成了一个共存的局面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在现实社会中,各种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来就不是单独一个维度的比较。就像电子商务一样,它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商务体系,但却仍然没有实现很多激进拥趸者的初衷——彻底打垮实体店。

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百货商场依然是人满为患。原因很简单:电商的拥趸们认为,购物就是为了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在很多逛商场的人看来,在商场里闲晃本身就是一种放松体验,所以,当电商已经尽最大可能地渗透到了商业领域当中时,它依然无法完全取代实体店,因为后者有着它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通过上面的分析,各位读者已经可以看出笔者对区块链的表态了——无论是年初各路精英的疯狂吹捧区块链,还是现在某些倒戈的知识分子开始的无限贬损区块链,个人觉得都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毫无疑问,区块链在某些领域会成为重要的补充,未来甚至会在某些行业成为主导,但是它完全替代传统、或是完全覆灭的可能性都不太大。

至于比特币,如果没有“区块链”这一概念的支撑和洗白,它现在很可能还会被视为一个纵横于暗网交易体系内的流通品,难以有如此大的共识支撑,更不要说过去两年价格的快速上涨。正是由于人们提炼出了这个前端应用的后端架构,才使得它的地位更加稳固,甚至能够登上传统金融领域的所谓大雅之堂。

            图: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款产品而已 

从这点来看,“比特币>区块链”观点的提出,固然是一次艺高人胆大的逆行,但很不幸,逆行者的小辫子,现在已经很容易被抓住了,而稍有尝试的读者都知道,如果你在逆行时被交警或朝阳群众逮个正着,那会是什么下场,总之一句话:逆行有风险,耍帅需谨慎。

4. 区块链的下个春天里,需要离场很多人

限于文章篇幅,对于原文的评论,笔者只能择其一观点来进行,有一说一,我很敬佩作者本人,从他此前的文章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他最近这一期稿子的槽点,确实是有点多,以至于我这篇推送根本说不完。

最悲剧的是,它很可能暴露出了一些老币圈从业者——尤其是“比特一神教”成员的潜在行业态度:那就是我们只认比特币,什么“区块链”这种概念,迟早都是要over的,至于我们之前在那满口通证经济、社群信仰的表态,都是逢场作戏,实际上,我们心里可能就从没认同过这个玩意。

毫无疑问,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大大加剧了很多从业者的心理恐慌:完了完了,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圈外的人冷嘲热讽,就指着这群币圈老人们给我们充值信仰,现在连这帮老革命也开始公开diss区块链了,我们还有得玩吗?是不是真该转行了?

          表:与“比特神教”所宣称的不同,区块链技术并非中本聪一人所发明,而是他在密码朋克的技术积累之上进行了综合

嗯,老实说,如果区块链行业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别把很多”权威人士“的话当回事。什么“XX是唯一的XX"、”XX一定会XX“这种语气特别肯定的判断,大家笑笑就行。

事实上,如果你想,我可以给你找出100个“币圈权威”被打脸的发言截图,其中风格各异,但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喜欢把话说得特别绝对,毕竟,由于财富积累过快,这个行业的某些从业者在说话办事时都多少有点自信过满,而失去了所处年龄段本应有的审慎和稳重。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正如原油和成品油不是一回事一样,你所接触的原始信息,和你能从中提炼分析出什么观点,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入行比别人早上那么两三年,只能说明他接触区块链的信息更早,而不能说明他在这个领域的分析能力更强,得出的结论也更正确。

恰恰相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伟大的公司和项目,实际上都是由后来人启动的:IBM没有研发出windows,微软也未能抓住互联网机遇,而百度则是错过了移动互联网,而现在区块链又遭到前人diss……类似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在不断轮回。

从这点来看,进入一个行业的时间早,并不代表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抓住未来的机遇;保持对新事物不断学习包容的姿态态度、并辅以的严谨、缜密、完整的推理,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条件。

OK,有关“比特币的下个春天有没有区块链”这件事,相关的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严格来说,笔者并不是要diss这些离场的从业者,恰恰相反,我是打内心里非常鼓励更多的老同志像本文的作者一样,在大彻大悟之后,告别区块链行业的。

一方面,这个行业的各项服务目前都比较过剩,只有该走的都走了,才会在供需平衡之后迎来好转。另一方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老一辈的都撤掉了,新人才能摆脱只能喝汤的命运,正如烤猫的败退成就了比特大陆、门头沟的倒塌成就了后来的三大交易所一样。

至于别的,其实不用多说,毕竟这两篇文章一出炉对峙,标志着大家的信仰已然分野,也没啥再可深入交流的,我们负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欢送,您们负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地离场,区块链行业的某些新老从业者之间,就此完成最后一次的配合就行。

至于比特币,正如历史上的所有经济周期一样,它在不可避免的冬天之后,一定会迎来不可避免的春天,这个春天有没有区块链还不好说,但区块链若还有下个春天,就目前来说,应该是见不到这些老一辈从业者的身影了。

本文作者孙副社长为必投投特约作者。

(作者:必投投,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必投投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