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币”化反复提及,无币区块链命题是真是假?
摘要: 监管的日趋收紧,区块链行业势必将迎来全新的洗牌时刻。理性开始回归,价值开始沉淀,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无币区块链的爆发性增长。无币会是区块链的最终归宿吗?币的存在是否毫无价值?真的只是一场赌徒的狂欢吗?
导语:
大刀之下焉有完卵,继去年“9.4”事件之后,监管大刀又突如其来。如果说“9.4”事件是拉开上半场的序幕,那么今年的“8.21”事件无疑是进入下半场的信号。
去年“9.4”事件之后,中国的区块链应用更加广泛,中国各大银行,高校,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领域。在监管重拳之下,生态链条上的各方,如交易所、项目方等纷纷转战海外,一时之间仿佛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不管是1CO规模还是token价格,均远超强监管之前。
反观今年的“8.21”事件,比去年“9.4”事件更严酷,监管力度只有过之也无不及,先是北京传出的一份禁止任何形式的数字货币推介活动,再到这几天徐明星进派出所,FCoin被中证报定义为非法融资,这一轮360度无死角的打击,覆盖所有“币”的整个产业链,各个主体无一漏网。
监管的日趋收紧,区块链行业势必将迎来全新的洗牌时刻。理性开始回归,价值开始沉淀,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无币区块链的爆发性增长。无币会是区块链的最终归宿吗?币的存在是否毫无价值?真的只是一场赌徒的狂欢吗?
监管之殇
事实上,自去年“9.4”事件后,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相关监管其实从未松懈。
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境外1CO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称有关部门对境内1CO行为及“虚拟货币”交易场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投资者转向境外开展相关活动。
2018年3月,火币网、OKEX、币世界等区块链微信公众号曾被腾讯屏蔽;币安、火币、OKEx官网、Gate等交易所网站和APP均被有关部门屏蔽无法正常登陆。
2018年4月,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在银保监会召开。宣布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的1CO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严厉打击,并逐步部署各地开展相关平台的整治。
2018年5月,有关部门组织屏蔽了“出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火币、币安等110个网站均被屏蔽。此外,监管部门多次约谈财付通、支付宝等非银行机构,从支付结算入手持续加强清理整顿。
2018年7月,各地整治办协调辖内有关部门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和环保等措施,引导相关企业有序退出,完成清退违规用电“挖矿”企业。
2018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互金动员会上表示,1CO与各类变相1CO、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活动,以及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涉及非法集资和非法发行证券等机构转移海外,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仍然对中国居民发展业务,已被明确定义为非法并禁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紧接着,“8.21”事件突如其来,币圈媒体的封号潮来临。其实,不仅仅中国的监管趋严,全球各个国家也相继出台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相关的监管政策。就连被称为“区块链之岛”、“交易所之家”的马耳他,最近也正遭受腐败、洗钱等多项指控的困扰。如果一旦指控成立,国际对马耳他的管控介入,势必也会对当地的数字货币的发展有所影响。
针对最近全球日趋向严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峰表示:”全球区块链行业的监管趋严,各国区块链监管政策的出台,其真实目的是敦促区块链走上健康、合规化的发展轨道,催生无币区块链的爆发性增长。”
全面禁止1CO,从源头开始严抓代币交易,在监管层日趋严密的管制下,似乎“无币”的区块链技术更能符合监管要求,未来有机会展开更大范围的投入。但如何在“无币”机制下,如何将区块链技术被覆盖到应用场景中,无疑是业内所关注的问题。
无币区块链
对于无币区块链,业界大咖众说纷纭。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家委员黄连金表示,无币区块链可以对中心化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增强数据运行的速度、性能。但也仅仅能做局部技术的改造,很难做到真正的落地应用。著名区块链投资人赵乐天甚至直接在微博上怼道,“无币区块链=太监。无币联盟就是一群太监,怎么可能有生殖力呢?”
而支持无币区块链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成员蔡玉峰则认为,无币区块链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中心化系统仍然有优势,变革的过程很艰难。所以在类似金融、食品、医药品溯源以及政府公共领域,无币区块链可能会推进得更快。
事实上,自从国家禁止1CO开始,各大互联网龙头企业都纷纷和币划清了界限,但从未停止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开发研究。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探索区块链应用,其他还有暴风、天涯、人人、美图等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涉足了区块链,但从未进行发币。
2017年3月,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善款来源可追溯落地。目前,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区块链相关专利数量已近80件。
2017年9月,苏宁金融研究院启动苏宁区块链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开立了第一笔国内信用证业务,目前已开出国内信用证金额达1.3亿元。
2017年11月,腾讯区块链服务平台开始对外公测,2018年4月,正式在腾讯云官网上线。目前,落地的项目主要为供应链金融、医疗、数字资产、物流信息、法务存证、公益寻人等多个场景。
比起竞争激烈的公链战场,似乎联盟链才是巨头们的最爱。与Token迟迟未有落地应用相比,“无币区块链”可谓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因此国家对于加密货币管控会日趋向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除了这种行业龙头企业,还有几家企业敢跳出来做这种“无币区块链“呢?就算是做,能做得过这些不差钱的大企业吗?
除了互联网巨头,还有趣链、布比以及井通等企业进军联盟链。但都被接连爆出亏损严重的消息,联盟链的开发进展消息也极少对外公布。2018年5月,链研所在《疯了!营收仅185万,估值15亿!趣链科技凭什么》一文中曾披露,趣链科技2017年营收不足185万,净亏损1500万,B轮估值却高达15亿人民币。
对此,该公司CEO李伟解释道,趣链不发币,无法短期获得大量资金,但对于区块链来说,项目前期技术开发成本投入非常大,所以才导致账目不好看。但随着后期合作企业的加入,盈利是迟早的事情。
此外,由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银行等数十家巨头银行组成的R3区块链联盟,近日也被质疑陷入财务危机。
由此可见,无币区块链的前进道路非常艰难。除了互联网巨头不差钱外,趣链、布比以及井通等企业均暴露出盈利能力弱、难以为继的痛点,R3银行区块链联盟耗费巨资但却得出“不需要区块链的结论”。
除了盈利能力不佳外,联盟链在技术上实现也有困难。例如,联盟链首先要建立一个联盟,要在链下对接同行,想要说服同行拿出资源上链,存在一定难度;其次,联盟链的数据其实还是中心化或者是多中心化的,在安全方面难以保证;最后,因为联盟链不发行代币,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联盟链的算力和效率都有很大局限。
无币区块链=通证经济?
自从年初央视《经济信息联播》“三问区块链”播出,“无币区块链”便已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有不少人把无币区块链和通证经济放在一起比较,认为无币区块链已经违背通证经济的初衷。
对于这个争论点,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曹辉宁表示:”无币区块链的生命力很弱,仅能作为一种数据库使用,不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果,因而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区块链的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它的通证经济,通证经济是建筑在分布式记账的性能基础之上的。”
随着区块链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Token的定义也逐渐清晰,由之前的Token=代币,到现在的Token=通证,再到SEC委员会将Token属性具体划分为物权属性、货币属性和股权属性,而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仅有货币这一属性。
而通证经济正是币圈和链圈的完美结合,利用币圈的通证激励,结合链圈的区块链技术,实现通证经济的内在价值,有明确的应用场景,能够快速流通,尽可能容易的上市交易,并且合乎国家法律与监督。
无币区块链对Token的一刀切可能还是有失偏颇,除却Token的货币属性,未来可以更多应用Token的物权属性和股权属性,尽可能避免利用Token圈钱可能性。因此,通证经济可能更符合未来区块链发展的方向。
对于通证经济,区块链和通证(Token)经济领域的先行者杨昂然如是定义:“通证经济既能促进自由交换又能加强监管,是市场经济的一次大升级,本质上是用密码学、用包括跨国界的开源开放超级电脑等未来信息基础设施来重新定义市场经济”。
不管是无币区块链也好,通证经济也罢,都应该只是作为一种资源和权力的凭证,是一个符号,没有内在价值,要在它背后是否有实际的资源对应支持。以往一大批空气项目会死去,正是因为项目背后没有实际的东西去支撑,仅仅靠区块链这个噱头去炒作,去圈钱,势必走不了多远,也会遭遇到沉痛的打击。
币圈寒冬,监管向严,带来的是良币驱逐劣币之后,泡沫逐渐消退的区块链市场。在这种特殊环境之下,国内区块链发展正在呈现出进一步“去币化”的信号,“无币区块链”的出现无疑是符合当下国情的,尤其是在当下相关监管举措还没完善的时候,但可能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
目前国内区块链发展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币区块链太过于激进,少了一夜暴富的美梦,韭菜们才会回归理性,才能看到区块链的真正价值。我国全面发展“无币区块链”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必要性。是时候该下场真正的大雨了,将市场的污垢悉数冲去,重新洗牌行业,相信雨后迎接我们的必然是更加健康理性的市场。
(作者:链研所/林可,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