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还是ICO,不割韭菜就是好"O"!
摘要: STO只是阶段性的产物,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C0的浪潮还残留余热,紧随其后的STO被看作妥协后的1C0:一种主动接受监管的融资新手段。
STO,全称Security Token Offering,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通过非公开募集和公开募集来对外进行融资,可以将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金融资产或权益进行代币化,例如公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信托份额或黄金珠宝等实物资产,都可以转变为链上的数字资产。
相比于传统证券类交易,STO则是通过区块链来验证资产所有权。也正是因为类似于传统证券交易,从而使STO拥有了证券属性。证券类的监管制度是非常齐全的,STO看起来似乎能够合法化了。
为什么会有STO的出现呢?
由于1C0不受管制和门槛限制,发行成本极低,导致了1C0很容易滋生各种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风险性,所以国内是明令禁止1C0的。尽管1C0的集资能力出众,但是它在国内是不被允许的,市场上又迫切需要一种合法的集资方式,于是便有了STO。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合法合规化的1C0。
它比1C0更加易于规范化监管,同时保留了投资者准入门槛低的优点,又能降低融资成本。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
IPO、1C0和STO三者对比
我们通过对IPO、1C0和STO三者的对比,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STO的特点。
1.从政府监管强度上来说:IPO是严格接受政府监管的,1C0不受政府监管,往往处于违法边缘,STO则主动接受监管,但目前政府方面还未对其进行监管。
2.从风险上来看:IPO风险最低,1C0 最高,STO较两者居于中间位置。
3.从发行难度上看:IPO发行难度最高,STO其次,1C0发行难度最低。
4.从交易便利性和安全性上看:IPO安全性很高,但是缺乏交易便利性;1C0恰恰相反,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但是出奇的便利;STO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都较高。
5.投资门槛:传统IPO的投资门槛是最高的,而1C0是非常低的,适合大众参与,这也就导致了割韭菜时有发生,STO相对来说不高不低,处于中间位置。
接受监管等同于合规?
虽然STO拥有多方面优势,既能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手续和时间,又降低了投资者的门槛,同时还有监管的保障。但是这只是STO的一厢情愿。
STO披上了证券的马甲,自己主动接受监管,好通过审核的大门。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放宽有关发行证券类代币的证券法。所以STO嚷嚷着主动接受监管,可是却没有法规可以用来监管。在相关法律法规空白的情况下,STO依然不能贸然与合规画上等号。
STO何去何从
国内STO呼声很高,实际上没有项目方在做。但是从国际上的动态可以窥见STO目前的处境。
2018年2月,加拿大证券交易所(CSE)宣布将推出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证券清算和结算平台,使用这个区块链平台的公司能够向投资者通过证券代币发行(STO)的方式来募集资金,通过CSE平台发行代币的公司将受到相应的证券委员会的全面监管。
2018年6月,美国证监会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据Regulation D向递交关于豁免注册的Form D。据称该交易所还得到了法国金融审慎监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册。这是第一个同时在上述两个监管机构“挂号”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开发者StephaneGosselin公布了一项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为一项新标准,把 Token 的互换性(fungible)结合证券相关的业务场景,设计了一套通用接口。新提案主打监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户以合法合规方式在以太坊网络发行证券。
2018年10月,纳斯达克与Symbiont进行谈判,策划推出一个专用于代币化证券的新平台。
从上面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国外对STO也处在不停的探索当中。STO更像是一种方向上的探索,而不仅仅是1C0的替代品。对于STO本身而言,虽然是证券型通证,但它目前的概念还有些模糊,急于寻求监管的认可,从而催生出来的阶段性的产物。
有创新但是创新不足,简单的将现有证券通证化,只是让证券在区块链上做了个映射罢了。STO只是对未来区块链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们在愿景上是美好的,但是在具体融资运用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STO是否是区块链发展的新方向,还有待时间验证。不管怎么说,STO只要不肆无忌惮的割韭菜就是好”O”。
(作者:五六财经,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