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区块链:完善供应链金融,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

加密日志
加密日志 得得号

Dec 18, 2018 区块链领域全球风向、活动报道

摘要: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痛点。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信息碎片化,为保证信息连贯性,需人工通过传真、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审核、协调,以致商业银行内部效率较低,成本高昂。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痛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等特点,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二是区块链具有数据确权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数据伪造的可能性,满足商业银行金融风控对数据真实性的要求。

笔者认为,区块链可以在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信贷、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推进应用探索,具体细化到业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一)完善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促进银企互利共赢,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稳定企业客户,降低授信风险;另一方面,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目前,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数据问题,供应链涉及的相关方较多,信息交互和资金交互频繁,同时缺乏中心机构进行背书。商业银行需要在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从而提供信贷支持,而向核心企业寻求的数据有限,以致在供应链金融下无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二是效率问题,供应链金融涉及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交互,传统的人工交互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三是风险问题,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违约成本较低,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面临的风险较大。



供应链金融基本情况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可以考虑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以智能合约进行记录。开发各方认可的智能合约范本,各方可以调用该合约,进行查看或修改,并进行签名、记账,从而形成电子背书。资金、物流情况各方均可见,形成清晰的“三流”路径。

采用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主要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效益:

一是形成可靠的数据池。全方位覆盖生产数据、经营数据、物流数据、资金数据等,降低银行征信成本,控制信贷风险;

二是形成可信的信息流。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账簿、不可篡改等特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杜绝重复质押等现象;

三是提升产业效率。采用区块链能大幅度减少人工交互,降低操作失误概率,从而提升产业效率。同时避免多次开发技术接口,节约生产成本。

综上,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供应链金融中,能够实现价值共享、多方共赢,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用与科技公司合作的形式,如农业银行与趣链科技合作,推出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e链贷”,平安银行与昊链科技合作,试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

(二)优化跨境人民币信用证流程

传统信用证业务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程繁琐,耗时长。信用证涉及相关方多,相关方之间信息传递、单据审批耗时长,流转成本高,影响信用证业务开展的效率;

二是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发票、货权凭证等纸质单据,存在出口商重复多次使用以获得多家银行融资可能性,银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困难。

传统信用证业务流程

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出口商、进口商、开证行、通知行间建立联盟链,将买卖协议编辑为智能合约,协议条款自动执行,利用分布式账本详细记录各方流转情况,运用密码学进行交易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在保证交易安全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流转效率。 

引入区块链的信用证业务流程

在传统信用证业务中引入区块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易透明化,实现端到端的信息业务流程信息共享,保证了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二是效率高,由信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开,在链上可直接进行操作,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三是数据可信,公钥加密私钥解密,保证数据隐私性,私钥签名公钥验签,防止数据被篡改。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较多试水将区块链应用信用证流程中,采用银行间合作、自主研发形式,如建设银行与上海银行签署区块链合作协议,并开立中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交通银行自主研发,实现区块链国内信用证开立和通知。

(三)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征信机制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采用政府主导,第三方机构辅助的模式,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基础,社会第三方征信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服务的完善和补充。商业银行建立行内黑名单库,同时调用人行的名单库进行双重的信用风险管理。

这种征信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中心化机构的征信机制数据来源有限,更新不及时,有“征信白户”的情况出现;

二是信息共享机制弱,数据集中处理效率较低,有敏感信息泄露的可能。

利用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节点同步等特性,建立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机制,首先制定征信信息的入库规则,各机构进行认证后接入区块链中,对各自所拥有客户的征信信息进行清洗,然后面向区块链的成员机构共享。同时可以建立名单共享的激励机制,鼓励机构进行征信信息共享。 

引入区块链的征信机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机制相对于传统的征信机制,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在区块链上不可被篡改,并可追溯信息来源;

二是增强数据更新的及时性,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各个机构的征信信息变动及时反馈在区块链中,不用信息集中处理提高效率;

三是提高征信信息的覆盖面,参与共享的机构越多,数据覆盖面越广,避免了“征信白户”情况的出现。

建设银行拥有完善的名单管理体系,为落实金融科技能力开放、对外赋能战略要求,可以尝试引领制定区块链征信入库规则,运用区块链技术与行业共享黑名单库,促进行业交流、互通有无,激发银行的创造活力和内在动能。

(四)控制互联网金融洗钱、欺诈风险

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面临网络欺诈和洗钱风险,需要设立专门的反欺诈、反洗钱部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防范措施,在经营活动持续甄别、防控风险发生。目前商业银行反欺诈、反洗钱的控制主要依靠业务规则和防控模型,当客户交易行为触发相应业务规则,后台系统将会做出拦截、人工核查等相应处理。

这种防控模式从目前来看仍有几点缺陷:

一是业务规则和监控模型人为设定,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欺诈行为和洗钱操作,会有遗漏,且需要不断完善模型;

二是交易拦截后进行人工核查,耗费大量人力,效率较低,且商业银行人工成本较高,不符合集约型要求。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反欺诈、反洗钱业务中,能够起到更好的侦测、识别效果。

一是交易不可逆和数据可追溯,每笔交易都在区块链的链条上有唯一的标识,全网可见,避免伪造交易记录和重复交易,可以一层层向前追溯,大大增加了欺诈和洗钱的难度;

二是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记账和信息加密的特征,保障交易安全性;

三是可以设置特殊验证节点,对异常交易及时进行控制,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操作风险,降低合规工作成本。

区块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成功运用可以起到简化业务流程、节约生产成本,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离大规模普及应用尚有时日。商业银行应重视区块链对于金融服务的潜在影响力,组织研究和开发团队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业务场景,解决区块链的风险问题,攻克技术难关,以实现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有效落地实施。

(作者:加密日志,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加密日志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