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创新工场王嘉平:如果区块链只想玩数字货币,天花板会很明显
摘要: 目前区块链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远超其落地应用的发展速度。 如果区块链只用来炒币,天花板太明显了。
王嘉平,中科院计算所博士,现任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投资方向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曾主导了对比特大陆的首轮机构投资,成为其首轮三大主要投资方之一。
2002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年师从沈向洋博士,200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博士学位。曾为微软总部研究院前主管研究员,专注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以及用于机器学习的GPU集群等领域的研究,有数十项研究成果发表于ACM/ToG顶级期刊以及已授权的美国专利。
在巴比特官网近日发布的《朱嘉明:以传统思维方式理解区块链一定会陷入误区》一文中,朱嘉明谈到:“我赞同和欣赏署名王嘉平在他的文章<区块链到底有什么了不起>中的一段话——区块链将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构架进一步拓展,是其同特定的物理计算设备分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计算过程被单一的控制方掌控,让所有的人都可以信赖这个计算系统”。
初读白皮书—无感
2018年11月中旬,王嘉平博士从美国飞到中国。幸运的是在他紧凑的行程安排中,将巴比特《8问》的采访列为其一。
据王嘉平介绍,2003年至2012年,他在北京亚洲研究院做图形学科研,而在他的实际工作中却做了很多和分布式系统网络有关工作。这期间(2009年初),王嘉平读到比特币白皮书。然而他说:“我读了一遍,对其中所讲的数据结构,并没有读出很多味道。但它的算法部分,我觉得很有意思,还转给其他朋友看。”
2012年,王嘉平跟随导师沈向洋一起搬往美国,定居西雅图,主要工作内容也从图形学慢慢转到了分布式系统的开发。
2013年,王嘉平身边有朋友找他一起用GPU挖莱特币,他了解情况后觉得这样挖到的莱特币太少。
“其实需要一个并行的系统,比如一台机器里面放两张卡,弄十台机器24小时开机工作。从并行系统角度来讲,这是极其简单的。因为挖矿的过程互相之间是不需要打交道的,不需要通讯,不需要协作,独自挖就可以了。但是管理层面要一个统一的配置,统一的管理。当时我很顺手的把我原来已经在做的系统稍微改一改,就帮他布了这样一套系统,在上面挖莱特币。所以那时候我手上有一些莱特币的资产。”
这是王嘉平生平第一次拥有数字货币资产。但没过多久,大量FPGA矿机出现,此时GPU挖矿收益甚微。加之2013年下半年数字货币进入大幅震荡、剧烈波动的阶段,王嘉平之前拥有的几百个莱特币在来回折腾间也只剩下一百多个……于是他和朋友停止挖矿,选择在数字货币期货交易所里做程序化交易。他回忆说,在那时候做程序化交易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那时候我并没有太关注区块链技术这一块,因为我认为比特币的POW出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区块链技术其实没有本质变化。这倒不是因为我轻视它,而是我坚信如果区块链技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厉害),那么它一定会给数字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业务形态,并且它会让数字世界会产生一些根本性且长远的变化。而这,也正是我兴趣所在。”
也正是这一年,王嘉平加入创新工厂做起了投资人。他看到了很多区块链项目团队成立,虽然体量不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起点,区块链行业就这样一步一步推动往前。他身边也有朋友相继做了项目,但他并没有选择这条路。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数字货币市场低迷,很多的项目其实是成立不了的,没有办法盈利。当时我看到很多项目,它们各种各样的逻辑都有了,也将各种各样的需求往区块链上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大部分项目其实都是说不通的,一旦数字货币的市场冷静下来了,这些项目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往前推进,这不是长久的事。”
出资比特大陆—巧合
而在四年后,也就是2017年,王嘉平主导了创新工场投资比特大陆,前者也成为比特大陆首轮融资中的唯一家出资机构。
“其实这件事情是蛮巧合的。我居住在西雅图,创新工厂这边我一般是有事情过来(国内),我就一直这样两边跑。那次投资的开端是比特大陆想过来跟我们聊关于AI芯片的事情,他们跟开复介绍的时候谈到了区块链。那时候我正好在北京,他们就把我叫去了。我们投资是判断现在,也判断未来。分析了比特大陆公司营收情况后,这个案子就交到我手上了,后来就是我去主导整个事情的推进落地。其实当时我对数字货币或者说区块链的整个世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当时比特大陆的整个业务、业绩来讲也是非常漂亮的。而这件事情在我们内部最大的疑问,就是不确定数字货币到底会怎么样……但最终我们还是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所以我们投了比特大陆。”
创新工场到目前为止在区块链行业投的项目寥寥可数,除了比特大陆和布比科技,再无其他。
“因为2017年以后,很项目都发币融资了,不需要传统股权的钱。其实我们仍在积极地看项目,但我对项目是比较挑剔的。而且希望投的项目可以走长远一点的。快进快出这种事情,我觉得太大的意义,而且体量也小,所以这样的项目我们基本上不碰。”
王嘉平坦言,比特大陆的发展是超过他预期的。
“我原来没有想到它有这么快的发展,投它的时候是2017年年初,没想到2017年这一年可以有这么大提升,这确实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经济效益与实际应用—脱轨
一窥全豹,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让王嘉平始料未及。
“2009年我看到比特币的白皮书,这是我第一次对区块链的认知,但当时我并不觉得它会很快带来什么。2013年的时候,我看到了区块链这件事真的在发生了。2016年以后,这个事情不仅仅发生了,而且造就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始料未及的。当然,其中最主要是因为数字货币变成了一个投机品,很多不理性的人蜂拥而至。从经济的影响力这个层面来讲,区块链发展的太快了,这方面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它技术本身的发展,所以里面会有一堆泡沫。”
王嘉平认为,目前区块链经济效益的演进速度非常快,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之间,却还存在一定距离。
“很多人说区块链是生产关系,要知道生产关系是玩不过生产力的,真正推动世界进步的是生产力。毋庸置疑,如果把生产关系优化一把,也会给生产力带来很大的提升。但如果区块链只想在数字货币这个层面玩,那天花板就太明显了。区块链真正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最大的价值一定是在生产力这一层面,所以区块链在提升生产力这方面是有潜力的。互联网兴起这么多年,已很强大了,互联网能解决的问题已经被做到极致,这意味着一个新的东西想要出来,并且形成一个大体量,那么它一定是要解决现在的互联网解不了的问题。如果它不具备技术驱动的特性,那么它就是业务驱动型,如横空出世的拼多多。这个世界有很多技术牛人,也有很多有商业头脑的人,有思想的人,大家在一起推动这件事情。”
王嘉平自述,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讲,他更关注技术方面。而如果要去解读区块链的本质,他也选择从技术角度去解读。
“其实可以从经济角度去看它的本质,或者从货币的角度去看它本质。对我来讲,我当然是从技术角度去解读。我希望能够找到用区块链来解决现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现在大热的市场上成为主宰者。”
他曾经也在文章里提到过,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是在数字货币,这种形式化的范畴是非常好的。它不需要建立信任机构,仅由数学、密码学,包括分布式网络技术构造起来,便能够让一个业务运转起来,这是最神奇的地方。虽然不是绝对的安全,但大家至少能清晰看到这个体系所建立的规则,可以确认某个规则是一定会被执行。
“如果规则定的好,大家就都来玩。如果规则定的不好,就没人来玩。一旦进来玩,就能保证之前所声称那些都能实现,不会被乱改……其实能真正理解这套机制的人并不多,但它还是这样通过一层一层的人群向外扩张了,最终造就了比特币现在的影响力。”
现在常有人将区块链现有的发展状态跟九十年代的互联网相比,但王嘉平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其实现在应该是互联网的70年代、80年代。而从其社会影响力包括经济层面来讲,可能时间要往后一点。
“区块链现在在经济层面的影响力要大大超过技术的发展,你想这会带来一个什么后果?生产力没提升,大家便先开始玩生产关系了,所以就会看到一堆泡沫。虽不乏有很优秀的团队把技术研发放在第一,在技术层面上做了一些能够真正承载起应用的平台,但这还不足以支撑大的用户体量,如王者荣耀这种大流量类型应用,目前是没有一个供应链系统能够承载的。但当下我还是很看好供应链,供应链一定要往前走,往前推,至少把这个性能提高两个数量级。区块链还在早期,其实是需要一些有理想主义的人往前推的。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技术研发的团队在,他们是中国区块链的希望。”
(作者:8问,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