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极客野望的Grin,是区块链隐私通证的魔咒
摘要: Grin从主网上线以来,都是过山车式的行情波动,这充分说明,推动它爆红的舆论背后,有极客们的野望,也有不少炒作之徒。对于Grin的价值,更应该挖掘这个项目的优势,并不是跟风投资。
当比特币十年风光不再,有些极客们开始相信,理想总是过于丰满,现实过于骨感。然而,冰封之门的熊市,却多了一匹黑马,就在近期,舆论之下的Grin,再次重燃了这些极客们的野望。
1.Grin的魔法色彩
加密货币,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错综复杂的密码学原理,以及能够去中心化的底层技术区块链,都存在于大众舆论之下。
伴随2018年“躺赢”的一年,整个熊市人人自危难保,尤其是各大项目方没有作为,公链技术也没有被突破,杀手级应用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
这么看来,由神秘人物中本聪带来的BTC,依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应用价值。但是,2019年Grin的出现,让人仿佛看到了这个神秘世界正在打开大门,舆论下的Grin,被称为是回归了BTC的初心,也难怪圈子里又沸腾起来。
Grin这个项目拥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出现,并拥有密码朋克的创始团队,以及相对热门的隐私属性支付结算通证等优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掀起这场轩然大波的缘由。
而真正追溯起它的诞生,并不是在2019年,早在2016年10月左右,Grin这个项目就由一名化名为Ignotus Peberell的伙计建立起来。
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尽管数字资产的泡沫巨大,Grin也没有同流合污,仅靠着募捐存活到现在。而一经上线的Grin让所有人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BTC挖矿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人人拥有平等挖矿获取通证的机会,并不像现在的数字资产,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正因如此,有不少投资人也说:“BTC 2.0时代似乎要来临了”。
2.Grin的野心与隐患
Grin被定位成一种“匿名币”,它的匿名性是该数字资产最大的特性。从创始团队来说,他们不是有组织性的企业,不带有任何商业性质。再从共识机制来看,采用POW挖矿正是早期BTC的雏行。
不过,结合比特币近十年的发展,不得不让人看到Grin的野心与隐患。
同样是POW挖矿,不同的是BTC的总量恒定,而Grin总量发行总量并没有上限。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持有BTC更能拥有囤积的回报,被业界称为“数字黄金”。
与“数字黄金”BTC相比,Grin由于总量不恒定,通货膨胀的问题让人堪忧,这也意味着Grin始终处于流通状态,更像是一种希望能够被认可的数字货币,非实现数字资产的价值。
这一点,在其创始团队接受采访时,也得到了证实。他们在采访中表示,希望Grin被当成“货币”,而不是像比特币那样成为一种价值储存。关于价格,他说:“如果未来Grin价格不太可能变化,大家就会更愿意使用它而不是投机地囤积它。”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Grin大量的流通性也能避免出现大量投机的泡沫。这也是区块链行业发生大转变的关键,伴随前几年都是概念级玩法,让越来越多投资者、老韭菜们丧失了信心。
其次,Grin是由社区自发组织,来维护该项目的创建和运作,正如本段开头所写的一样,它被定位成“匿名币”,在交易过程中是没有地址的,也无法随意查询到交易记录,在其隐私上远超过了BTC。
Grin底层协议“MimbleWimble”一词,正来源于《哈利波特》的禁言咒语。但就在近期伴随着Grin的爆红,也有不少人对Grin强大的匿名性提出了质疑,在保护交易隐私上虽得到了认可,却也保护了那些想要投机的黑客们。
监管怎么办?这五个字,正代表着Grin的隐患。
3.隐私通证的未来
我们从隐私通证的未来看,Grin并不一定是实现价值应用的魔法,首先,Grin是以“货币”的形态出现在大众视野,这并不是通证的唯一应用。
伴随着通证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通证”一词,正在有广泛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货币。使用“通证”,是实现其价值,促进整个生态的平衡,并非是推动价格的波动。
其次,在信息互联网时代,隐私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现在,当价值互联网频繁被提及,隐私安全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前,最需要解决的还是监管,怎么在既能保护用户隐私,又能实现监管呢?
这一点Grin只解决了前半部分的问题,后半部分的问题,还没有出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么看来,果然是隐私通证的禁言咒语,并不是实现隐私通证的魔法。
最后,Grin从主网上线以来,都是过山车式的行情波动,这充分说明,推动它爆红的舆论背后,有极客们的野望,也有不少炒作之徒。对于Grin的价值,更应该挖掘这个项目的优势,并不是跟风投资,通过本文的解析,足以见得,它的价值与BTC的价值大为不同。
(作者:区块链蓝海,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