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三部曲 :区块链行业陷入“莫斯科困境”

孙副社长
孙副社长 得得号

Feb 01, 2019 数字经济学者与讲师,多家机构的区块链特约专家和分析师。

摘要: 历史上大部分的持久战,都会由最初的信息比拼变成最后的耐力比拼。

寒冬期的区块链,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暴富传说,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难事。而且这不是某一个环节低迷,而是整个区块链行业都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全产业链都面临着非常痛苦的出清阶段。无论是号称“一夜暴富”的项目团队,还是被称为“印钞机”的交易所,亦或是“流量入口”自媒体,都过得异常艰难,或负债累累,或拖欠工资,或瘦身裁员,或刷量维持脸面……

毫不夸张地说,区块链的从业者们,正在面临最近几年最为危机和艰辛的时刻,如果说上一轮熊市靠倒了头部交易所(Mt.Gox)和头部矿机商(烤猫),那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大规模的产能出清,根据社长的保守估计,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现在你所看到的各类区块链机构,起码得有50%将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剩下那些价值尚存的初创公司,相当一部分会卖身给大企业,正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年初的那场举世无双的区块链大泡沫,最终的结局,也必然会是世所罕见的徐徐炸裂之盛景。

一、信息不对称消失,链圈草根的“先发优势”不复存在。

区块链产业链上的各个项目方为何会处于如此窘迫的状态?除了正常的行业周期波动导致整体市场空间变小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行业的参与机构,正在越来越呈现出“正规化”的趋势,亦即包括政、学、研、企、媒体在内的正规机构正在陆续进场,这使得目前普通人所接触到的大多数机构(主要都是没有官方背景的草根团体)的生存空间,遭到了外部市场缩水和内部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这就是目前公有链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最初时期,很多出身草根的区块链信仰者,一度利用社会上其他人“不知道、不了解区块链”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先发优势,快速进行发展,打了各种大企业和大机构一个措手不及,这种突袭虽然使得他们一度掌握了领先的优势,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进入区块链行业较早的先驱者们,在最近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一些并不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例如挖矿交易和通证经济)之外。几乎没有太多认知之上的提升与进步,有一些团队甚至还因为利益纠葛而身陷舆论泥潭,在行业中的地位不进反退。不客气地说,在2018年,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实质性发展乏善可陈,去年年底还流行的那句“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现在听来简直恍若隔世。

而与此同时,在“区块链焦虑”的驱动之下,包括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大型的政商机构,都已经从被突袭的惊愕中反应了过来,纷纷抛下此前的傲慢与偏见,开始迅速在区块链行业补课,其行业地位和话语权也随之扶摇直上。而随着这些传统行业精英的集体入驻,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格局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如果按照参与成员来分类的话,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团队:主流政商企业所成立的机构,包括各大金融机构的区块链研究团队,BATJ的区块链事业部、知名高校的区块链实验室等。

2)第二类团队:由传统精英所成立的创业团队。主要为拥有光鲜的学历或工作履历的社会精英所成立的区块链相关机构,包括项目方、交易所、媒体、矿机商、量化团队等。

3)第三类团队:由草根阶层所创立的创业团队。主要包括一些个人自媒体、项目团队、社区运营者、tokenfund等。

经历了过去一年行业激荡的朋应该有所察觉: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区块链领域,第一类团队的存在感几乎是零,虽然有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成立了区块链部门,但早期都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第二类团队在行业中的数量也不算多,因为传统领域的精英当时大多数并不相信区块链,而占据主要位置的,多为第三类团队。

但在时隔一年之后,区块链行业的参与者结构出现了重大转变:由于比特币在去年年底的表现征服了很多人,所以在今年,第一类和第二类团队的数量开始陡然上升。在这方面,相信很多人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去年区块链行业各种访谈会议的海报上,抛头露面的主要都是衣着打扮比较时尚的80后、90后,甚至95后,而且头衔也是比较洒脱随性的“XX创始人”、“XXCEO”、“XX财经专栏作者”(这些机构人们大多都闻所未闻),整个行业给人一种极为年轻化与自由化的感觉。而现在的区块链行业海报上,则出现了更多的70后、60后、甚至是50后,这些人的title比较传统正式,包括知名企业的中层或高管,著名经济学者,甚至是政府部门领导等。而早先那些“英雄少年”们,除非是像Vtialik这样有特别明显贡献的人士,否则要么是被排在长辈的后面,要么干脆就从舆论场中出局,看不到影子了。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做出判断:如果说2018年之前草根狂飙的区块链行业,非常像19世纪拿破仑对俄国发起的“闪电突袭”一样,那么从2018年开始,随着草根们步伐的放缓,以及大型机构的苏醒,区块链行业中“草根VS精英”的战争,已经逐渐进入了僵持对峙阶段。尽管从机构数量上看,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团队的增长速度,未必有第三类团队快,但精英们的长处就在于:他们尽管不容易认同新的知识与理念,但一旦认同这些知识之后,便会施展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整合丰富的社会人脉资源,迅速迎头赶上。

所以,虽然“第一类和第二类”团队的数量远不如第三类团队,却仍然给后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压迫感,就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格局来看,那些去年还生存得柔韧有余的“存量”草根企业,现在或多或少地都感受到了来自传统精英们的竞争压力,彼此之间已经基本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那些最近刚挤入区块链行业的”增量“草根团队则干脆发现,这个领域几乎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就笔者最近几个月的观察结果来看,区块链行业新增的草根团队,算得上是进来一个死一个,生存下来的几率极低,说的直白一点:现在再想要在这些传统的区块链赛道创业,就跟在莫斯科城下加入拿破仑一样,完全没有看清当下的形势,还在妄想能够通过“闪电战”取得优势,那最终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二、公有链项目方的唯一出路:以小打大,以快打慢

从这点来看,现在公有链行业所有的草根创业者们,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岌岌可危,却又完全不自知的状态,用一个类比的话,他们现在的境遇非常像一支原本擅长奇袭的特种兵,却在“区块链+智能合约”这一概念上,跟政商机构们的阵地大军玩战壕对射,而这显然不是他们的优势,就好像拿破仑耗不过库图佐夫,德国装甲师耗不过苏联坦克海一样。原因很简单:你的火力和资源,都不如对面的对手雄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几乎所有的公有链项目,都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和收益来源,在市场较热的时候,基金会还可以通过投资其他的项目来获取一些回报,但在进入熊市之后,几乎就完全失去了造血能力。而企业一旦开始缺钱,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削减成本、裁撤员工。反观那些大型政商企业,由于背后有着财团和股东们的输血,手头并不缺钱,所以正好把这些人才低价纳入麾下,并且长期留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区块链行业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回流至大企业。这样一来,公有链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创业公司)在资金和人才这种关键资源的比拼上,就此开始一步步落后于大型的政商机构,最终面临了法国军队在莫斯科城下的危机:当你的先发突袭优势消耗殆尽,而手里的资源又不足以打持久战,那最终的命运,自然就是会被逐渐拖垮。

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大批的公有链项目方如果想要重夺领先地位、甚至哪怕只是单纯地为了生存下去,实际上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尽量与正规军机构处于一个互补合作、而非同位竞争的关系,具体怎么合作?答案很简单:换赛道。就好像社会资本一样,如果你硬要去从事能源金融这种国有企业云集的战略命脉行业,多半会被打得晕头转向,但如果你选择干零售服务这类国企不愿做、也做不好的行业。那相对来说在阻力就会更小,成功的几率更大。

区块链也是一样。众多的链圈初创中小企业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与正规军相比,你们现在的优势并不是跟他们死磕,实际上,对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精英区块链团队来说,人家最喜欢的就是跟你拼社会资源,因为你们铁定玩不过人家。那他们怕什么?最怕的就是行业出现急转弯或是新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大企业的组织架构本身,还是企业领导本人,都不太容易跟上那种反应快速的“第三类团队”的脚步。

至于原因嘛,其实很容易解释:在企业层面,大公司迟缓的弊端就不用说了,在人这一层面,业内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那就是学习区块链,零基础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负基础,而最容易出现负基础的人,往往就是那些传统行业的精英,由于过去成功的经历,他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一般来说,这套价值体系模型往往不太能够兼容新生的事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去年年底之前,很多传统行业的精英都是在质疑区块链,直到被比特币的涨幅打得心服口服,他们才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价值体系”,最终认同了“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重要地位。但在下一次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放下自己的傲慢,选择拥抱变革吗?答案是No,在这个新生事物爆发之前,他们仍然是会以质疑的态度为主,这样一来,履历豪华的精英阶层实际上是很难站在区块链行业的前沿的。

而这正是区块链行业中小企业的长处所在——他们在决策上拥有灵活的机动性,对新事物也有很多的包容性,这使得他们更加适合创新,正所谓船小好调头。具体来说,链圈的中小企业有两点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大加发挥:一是以小打大、二是以快打慢。这其中,所谓的“以小打大”,指的是企业结构一定要高度扁平化,使得外部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为企业高层所感知到,中间不能有太多的信息传递环节,减少信息在精确度和时效性上的损失。而“以快打慢”,则指的是企业的决策速度要快,大问题可以多慎重一点,但在比较小的细节问题上,最好不要纠结太长的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区块链行业是一个特别以效率为傲的领域,而且目前的参与企业也主要以中小公司为主,但就笔者的所见所闻来看,目前能够做到“企业扁平化”和“决策速度快”这两点的链圈团队并不是很多,除了某些人浮于事的机构之外,有些小企业的决策链条实际上也颇为冗杂,而且特别容易拿捏不准事情轻重,经常在细节问题上纠结个没完。对于这种区块链机构,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他们有很大的几率会活成“不惜一切代价转型”中的那个“代价”,最终成为产能出清的牺牲品。

那么,链圈的中小企业具体应该在哪一个方面进行突破呢?毫无疑问,当务之急是迅速避开在“区块链+智能合约”领域的消耗战,在“区块链+智能合约+其他数字技术”进行尝试,毕竟,这条战线是一个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细分领域——几乎所有的技术公司都在做与“区块链+智能合约”相关的事情,竞争压力极大,但即便是小有成就,可能也无法保证你一定能名利双收。事实上,就算是用分片、分层、侧链等技术缓解了包括TPS在内的性能约束,目前的区块链依然是无法成为解决实体经济诸多问题的可靠基础设施,比如说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可靠信息交互就没法解决。那与其如此,不如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组合,去复活其他一些早就提出、但一直无法落实的技术和概念。例如Vitalik为人津津乐道的“区块链2.0”以太坊也并没有大幅提升POW机制的效率,而是在原有的区块链架构上引入了“图灵完备智能合约”这一技术,由于它在发明出来后不久立刻就被用到了ICO中,产品的反馈周期极短,所以迅速奠定了Vitalik的行业地位。

但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区块链3.0”,当下市场上,对于“区块链3.0”的解释与定义也有很多个版本,那么目前最靠谱、也最可能的“区块链3.0”技术组合会是什么呢?它可能会复活哪一种“数字概念”或是“数字技术”呢?在下期的《公链三部曲》第二篇中,社长将继续向大家介绍相关的内容。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孙副社长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