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营销=挖掘隐私?看看科技巨头如何准确识别你的身份

IDHub数字身份
IDHub数字身份 机构得得号

Feb 28, 2019 IDHub是基于开放原则的区块链数字身份平台。

摘要: 我们问搜索引擎的问题,要比我们问爱人的更加诚实。

今天,人们在手机上的每一次点击、滑动、下拉,都可能是最私密的行为。我们每天自愿地和手机进行交互,默认这一切是私密的。前谷歌员工在新书中写道:“我们问搜索引擎的问题,比我们问爱人的更加诚实。

 这些交互数据收集起来,再加上其他设备的数据,比如数字电视、运动检测设备、浏览器历史等,这些设备都监视着我们行为习惯,它们一天产生的数据可以多达2.5万亿字节。

有时候,不同的网站、研究者和广告商会将彼此的数据汇总、分散或者统一整理。不久前Facebook被报道曾医院取数据,包括斯坦福医学院,想要共享和汇总患者的医疗数据。今年4月,同性恋交友APP Grindr被曝出曾将用户的艾滋病状况分享给两个APP优化公司。

 互联网的原罪:数据隐私是个缺乏公正裁决的童话

 实话说,数据隐私就是个缺乏公正裁决的童话。

 比如说,导致大量用户信息泄漏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Equifax,被黑客攻击后还在运营中,用户甚至不能将自己的数据进行转移。在英国,Facebook因为Cambridge Analytical丑闻被罚了50万镑,但这仅是5分30秒赚到的钱而已。

当隐私从道德领域滑向市场领域后,便成为可供出售的商品,全凭商人的道德来自我约束。现在很多互联网和科技巨头都在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但在精准营销的背后,却是一遍又一遍对用户隐私数据的索取、整理、分析和挖掘。

理解数据被使用的关键在于看它们如何被分析,但大部分公司对此闭口不谈。在索取数据的过程中,Netflix没说为什么我们会被推荐某些电影。Instagram也没说,我们看到的内容是根据时间、用户和其他内容的互动,还有用户对某些内容的喜好程度进行排序。

 Frederike Kaltheuner是一名英国的数据隐私保护专家,她认为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我们提供的,第二种是被监测记录的,第三种是被模型化的或者用其他数据预测得到的,比如说一个人的吸引力和可信度。用户知道的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在收集数据,但却不知道数据如何被处理,对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用户索取数据的时候,得到的仅是那些给出去的数据,比如个人信息,而用户在网络产生的数据则更多被用于分析和挖掘其自身的行为特点比如Facebook通过数据研究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以及如何判断人们是不是处在心理脆弱的时候。

 关于索取数据时的身份审核,也没有统一的程序。Bumble索取驾照、护照、出生证或者银行账单确认身份;Spotify要求提供注册信用卡的后4位,并强调了不要说出全部的信用卡号码。TwitterGoogleLinkedIn则没有要额外的信息,因为我们已经登陆进了自己的账号。这就又出现一个问题,我们的账号有多容易被攻击?如果有人登录进了账号,公司就会把所有的数据给他么?

大数据还原用户画像 精准营销如何进行身份识别?

 要想实现精准营销,首先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PC端通常用cookie作为人的唯一标识,为每个“人”打标识的技术,在业内被称为“种cookie”,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个人信息的记录。移动端用的是唯一的设备ID,Wi-Fi上网设备则通过手机无线网卡的MAC地址标识用户。

 基于cookie和设备ID,用户的浏览偏好和广告行为被收集和标记,然后被打上一个个标签,形成用户画像。这些标签有些是反映用户的静态属性,有些则与用户的动态属性有关,反映他们一定时间内的偏好和需求。标签一般包括用户性别、年龄、行业、收入、婚姻状态、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

这些数据或出自广告投放者的自有标签,或来自第三方的数据管理平台。在广告投放后台选定标签词和付费方式后,互联网公司就会上传推广素材。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查看反馈数据,具体的类目包括触达人数、点击率、停留时间、转化率等。

 触达用户是营销的基础,有了大量的触达基数,才能接触到可能感兴趣的人。下一步就是针对非常感兴趣的人,做进一步的优化。为了匹配用户的兴趣,团队会制作多套推广素材。

 关于数字身份的思辨 区块链构建良好隐私环境有哪些挑战?

 2019年,苹果像往年一样,依然没有参加CES,不过却在场外赚足了眼球。他们在会场外投放了一个巨型广告,宣传语是:“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

中心化平台的隐私机制一直备受公众的关注,也饱尝诟病。无论是GoogleAmazon这样的大型数据平台,还是最近被隐私安全舆论包围的华为、京东,这些平台都被推倒了隐私安全的风口浪尖,但个人数据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任何公司或行业都不会轻易放弃。

 然而,这最终取决于用户和一大批初创企业。过去一年,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平台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增长Civic与西班牙电话公司(Telefonica)和其他一些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数字身份公司NuggetsLateral Payment Solutions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引入后者的支付平台。这些案例都证明人们对区块链数字身份解决方案产生了兴趣,这种方案传统方案更值得信任,也更安全。

 区块链数字身份系统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演变,而那些最能解决消费者问题的系统最终将决定生态系统的方向。目前,很多区块链身份系统仍然是孤立的,越来越多单一的区块链身份标准可能会阻止通用数字身份系统的出现。

 比如,最近接受瑞士联邦铁路(Swiss Federal Railways)测试Linum Labs平台、创业公司Proof与德勤(Deloitte)合作开发的平台,以及Visa与IBM合作开发的跨境支付数字身份系统。如果一个区块链平台身份无法应用在银行政府系统,那么显然身份孤立

 即使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仍然相对孤立,但还是比当前没有基于区块链框架的身份更好。区块链数字身份为用户提供了安全、透明和自主控制的优势这些优势将在未来几年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机构所接受和认同。随着区块链数字身份技术开始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延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必将展现出更大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为用户的数据隐私保护带来更好的体验。

(作者:IDHub数字身份,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IDHub数字身份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