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部曲之区块链1.0: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总是溯源?
摘要: 区块链是可以通过中介行业跟实体经济结合,但现在的这几个中介行业(溯源/金融)是不是也太单一了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正规机构入场区块链,区块链会议的画风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关注的焦点:上半年都是关注投资融资的,下半年都是关注技术应用的;其次是参与者的变化:上半年很多的区块链大会如同T台秀演唱会一般,大把年轻的帅哥美少女,让笔者这个油腻中年感觉又回到了青葱岁月,而现在国企党建茶话会风格的则是越来越多,会场里动不动就一群老干部打扮的中年大叔,当然,谁参加或者穿成什么样,这都是细节上的调侃,真正核心的还是会议的内容:虽然近期的区块链会议似乎是越来越干正事了,不过发力方向都有点雷同:不论一二三四产业,十个应用场景里得有八九个是跟区块链溯源和金融相关的,以至于大家都笑称干脆把“区块链会议”改名为“溯源/金融会议”得了算了。
不过,玩笑归玩笑,散会之后,笔者还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为什么现有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有这么多都是溯源和金融?虽然就像笔者此前提到,区块链是可以通过中介行业跟实体经济结合,但现在的这几个中介行业(溯源/金融)是不是也太单一了点?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试图利用自己过去在产业数字化研究生涯中所总结出的“双线理论”(见下图),来探寻区块链为何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方案会如此单调?
图:双线理论是产业数字化行研的一种思维模型,将实体产业和数字化技术想象成两条线,通过寻找两者的焦点,探寻其有无进行结合的可能。
一、产业经济线:区块链是互联网的补充?
故事的起源大概还要从2017年说起。随着比特币价格一飞冲天,各种暴富传说层出不穷,全世界一时间都掀起了“区块链热”,各行各业的人都试图理解“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能够让先行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敛到如此之多的财富。但问题在于:对于毫无相关知识基础的人来说,面对着一大串子科技和金融术语,要搞清区块链实在太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毅然选择了一条了解区块链的速成之路——类比。
相信经常喜欢学习新知识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初入某一行业,对最基础的概念完全不了解的时候,寻找一个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对标与类比,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于是在去年区块链概念最热之时,我们便看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用来类比区块链的事物与场景:什么“撕碎后可以重新拼合的账本”等等,由于很多场景都是作者对区块链不够了解的情况之下进行的脑补,所以其中的槽点简直层出不穷。在这其中,相对来说比较权威且容易理解的,当属李笑来提出的“不可篡改数据库”说(见下图)。
图:李笑来:区块链技术就是不能篡改的数据库。
毫无疑问,李笑来的这个类比是非常有助于小白们快速入门区块链的,事实上,笔者在之前也曾经在别人问起区块链时有什么用的时候,用“区块链的本质是打造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来回答他们,但后来发现,“分布式账本”也好,“不可篡改的数据库”也罢,可能并没有覆盖区块链的整个全貌。比如说,我就没法用这个概念来接地气的跟别人解释:为什么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可以让数字货币的转账无法拦截?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数据库就是用来保存数据的,除此之外,一般没有其他的用途,跟什么资产转账联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用一个“分布式的链式数据库”来形容区块链,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亲民”的解释,于是,人们便把这个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将其调整为一个架构在原有互联网“七层协议”架构上的、基于分布式链式数据库的新型互联网协议层,也就是说,区块链不仅仅是一条链,也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库,更是一张独立与现有HTTP/TCP/IP协议栈的、去中心化存储的网络。
图:区块链或是建立在分层网络结构上的新型协议?
严格来说, 从“无法篡改的数据库”再到“去中心化存储的互联网”,社会对于区块链的理解与认知,是越来越接近这一新生事物的真面目的,然而问题在于,虽然“去中心化互联网”这个描述,使得大家可以快速地对区块链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束缚住了很多人的思维,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区块链归根到底还是互联网的一种子分支,那它必然能够解决互联网此前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或者进一步说,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此前互联网未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尽管嘴上说着“区块链可以如何如何”,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区块链+”的预期,已经在无意间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那就是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去完成一些中心化互联网此前未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去想一下区块链能否解决一些互联网从未涉足过的场景。
众所周知,中心互联网想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但是一般来讲:互联网所解决的信息不对称,只限于信息传递链条上的单个环节,比如说从A传递给B的过程中,信息是可以保持准确的。但如果信息传递链条要经过多个环节,例如A→B→C→D,那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每一个传递的环节都很容易造成信息精准度的损失,比如说商品真正的生产日期等。在一般的互联网思维中,理论上我们应该剔除掉像B和C这样的信息中介,也就是“去中介化”。然而问题在于: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很多时候像B和C样的中介暂时不能被彻底取代,例如工业制造领域的M2C(生产厂家直接对接消费者)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在中心化互联网治下却始终未能实现,因为人们还是需要一个B端的批发或零售商来承担起对接客户的责任。那么,在“A→B→C→D”式“多环节信息传递”还将在经济社会中存在一段时间的情况下,要如何确保信息的精准度呢?
你猜对了,很多人就是这样这样顺藤摸瓜地找到了据称可以弥补中心化互联网不足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区块链,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点,把这项技术跟信息追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溯源”)牢牢地联系到了一起,由此引发了现在“满城尽是溯源链”的盛景。
二、场景观察:同时发力的上下游信息链
从这点来看,在区块链落地于实体经济的问题上,人们率先将其应用于防止信息精准度衰减的溯源,其实并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需要指出,大概是读者自己经常处于C端消费者的位置,外加“溯源”这个词本身字面意思所限(回溯源头),所以很多人对于“溯源”的理解,经常会被单纯地框限在了“追溯上游生产记录”的场景中,实际上,尽管“溯源”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单调的应用场景,但其实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单调,就算再不济,它至少是可以同时向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进行追溯。具体来看,溯源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溯源对于企业来说,有助于了解到各种上游物资的生产及运输过程,从而防止不必要的溢价及维护成本。
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包括“区块链溯源+工业设备”。
作为一个曾经对工业经济略知皮毛的的行业分析师,就笔者的从业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工业企业,最害怕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设备的损坏,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要进行停工检修,以及后续检修频率的提高。而工业大型设施的每次维修,都意味着企业的零产出和高额的设备启停费用。典型的案例包括火电站、冶金厂高炉、以及地下矿井的采煤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一方面需要在初始进场时就采购质量比较好的设备,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则需要准备一些质量过关的标准化零件,从而当故障发生之后,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维修,然而问题在于,目前的零件市场(尤其是通用零件)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无序混乱的行业,各种小厂家层出不穷,不了解的读者可以回想一下街上的各种杂牌小五金店,它其实就是整个零件市场的缩影。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块链溯源可以保证工业企业能够采购到正规厂家生产的高质量设备与零件,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几率,同时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最终压缩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其次,在产品销售的收益方面,“溯源”有助于那些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企业打开市场,从而增加销售收入。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莫过于“区块链+农业/渔业/畜牧业”了。
具体来看,随着以城镇居民为主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现在的人们在饮食方面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而所谓的吃好,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食材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由于目前各种食材的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甚远,消费者对生产者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运输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等信息根本无从了解,信任程度总体来说不高,尤其是近年来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更令消费者对食材的信心跌到谷底,有些人甚至不惜花重金从海外淘来食材自己制作,这对于上游的农业供应商来说是很尴尬的——即便他们大多数都比较遵守规则,可能也会因为个别不法同行的牵连而难以获得下游消费者的信任,最终被一棍子打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生产并加工食材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能够穿透多个环节传递到消费者那里,那对于这些供应商来说,他们不仅因为本土供应商无需承担关税的优势而拥有相对便宜的价格,同时也能够证明自己产品的质量确实过关,由此在下游市场那里占有更多的市场比例。
最后,在资本投资的收益方面,“溯源”可以更好地帮助投资企业掌控风险。
这一条的典型例子,主要是目前“区块链+金融”的部分场景。
相信很多朋友在上半年都看到了今年P2P爆雷的场景,在让很多普通人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反思:看似前景光明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毫无疑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的权责不对等,他们一方面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银进行投资,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所投资资产的运行情况不甚了解。这个案例其实也同样适用于企业——随着近些年来“产融结合”口号的走热,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投资领域中,在经营主业之外,也开始进行对一些基金或是项目的投资,但问题在于,资金在进入资产池子之后,其流动情况往往是由投资平台单方面披露,其可信度存疑。在这样的情况下,近期某基金会已经开始通过区块链对所投资金进行“信息追溯”,有助于企业更为真实地了解到所投资产的质量,以及自己的资金流向,从而及时地进行相对准确的投资决策,譬如增资或是止损等。
那么,区块链1.0所采用的溯源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终极形态吗?它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突破的入口又在哪里呢?在《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总是溯源?》的下半部分中,我们将对此给予详细的解答。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