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部曲之区块链2.0:媲美电气化的智能合约只能用于金融?
摘要: “干金融的”和“干实体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相信很多区块链从业者平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别人问起“区块链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时,当你费尽心机地解释给他们后,很多时候会得到这样的回应:“哦~区块链原来也不过就是这样啊。”然后回头在网上炸一个大标题:“区块链的最大应用就是金融”,下手比较狠的,还会直接来一句“区块链的最大应用就是币/圈钱”,隔着屏幕,都能感觉一股子浓浓的不屑之气扑面而来。
为什么很多人对区块链应用于金融行业这件事有这么大的情绪?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潜规则:那就是在经济社会中,“干金融的”和“干实体的”经常会相互瞧不起,“干金融的”经常会觉得实体产业者总琢磨那些不挣钱的行业细节,扯没有用的行业八卦,而“干实体的”则会觉得金融从业者净玩虚的,一线情况什么都不懂,模型里的各种变量错误连篇。尽管从理论上讲,各行各业之间并无高下之分,但在实际情况中,社会的舆论其实总体来说更倾向于实体从业者,一方面这些领域营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金融从业者容易给人一种“西装革履呆在办公室里不干实事”的感觉,所以,虽然很多人在从金融市场中赚到钱后,经常会连呼“真香”,不过在内心深处,他们其实对看上去更为勤恳、利润率又相对较薄的实体产业者会抱有更多的同情心,而这种情绪的另一面,就是对金融行业的不屑,由此衍生出了上文中“区块链的唯一靠谱应用也就是金融”这样的评论。
图:“干实体的”与“干金融的”之间微妙的关系
从这点来看,目前实体产业中很多细分领域的从业者对区块链技术的反应,其实是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原因存在的。然而客观的说,就算现阶段区块链最大的应用是金融、甚至仅仅是融资,难道又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吗?要知道,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央行发放的资金没法准确地流到最需要资金的细分领域里,比如说房地产拿走了制造业的钱,那如果区块链能够改善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而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吗?
所以,在今天《区块链应用三部曲》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延续上一篇《区块链1.0的局限: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总是溯源?》的话题,跟大家讲讲区块链2.0的最主要落地方向——也就是“区块链+金融+其他行业”,同时利用“双线理论”,来探索一下区块链2.0有无利用在其他垂直领域的可能。
一、匮乏的基础设施:当下的智能合约≈20世纪初的电力
让我们继续上一篇文章的内容。随着Vitalik和BM把智能合约与区块链进行结合,将其技术特点从“不可篡改→确保信息精准度”的链条上增长了一环,变成了“不可篡改→确保信息精准度→交易交涉自动化”之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场景也迎来了一个大的扩展与突破。可以这么看:区块链1.0“不可篡改”的特性,很多时候只能被用于向上下游溯源的场景,跟工业1.0中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的蒸汽机差不多;而区块链2.0的“智能合约”,由于它能够实现一个“经济运行自动化”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这项技术组合可以被应用到经济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与工业2.0中电气化技术可被应用于N多的实际场景颇为类似。
然而,正如同发现电磁感应原理不代表社会立刻就会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一样,智能合约被证明可以在区块链之上实现,也并不代表人类立刻就能进入到“经济运行自动化”的时代。至少就目前来看,智能合约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在应用到现实中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基础设施的限制,就如同当年的电力一样。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工作与生活中用上电,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要素:一方面,发送电设施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了电能,例如火电厂是“化学能→电能”、核电厂是“原子能→电能”、水电和风电则是“机械能→电能”;另一方面,各种家用电器把电网传输过来的电能转化为了我们需要的能量,譬如电灯是“电能→光能”、洗衣机是“电能→机械能”、空调是“电能→内能”,这两个主要环节少了任何一个,人类的电气化就难以实现。
图:电力的利用过程
智能合约也是如此。这项数字化技术的运行原理理解起来并不算难,其实跟计算机程序中的“if A then B”颇为类似。而正如我们需要发送电设备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用家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一样,我们同样需要一些设备把现实世中的A条件映射到数字世界,再用另外一类设备把数字世界中的B给映射回现实世界中。但关键在于:目前各行各业这类类似于发送电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用来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设施(譬如物联网)并不完备,所以导致现在的智能合约就相当于是20世纪初期的电力一样,前途固然广大,但现有的基础并不支持其能够起到很明显的社会改造作用。
图:智能合约的利用过程
不过,在众多的行业当中,有一个垂直领域却颇为出人意料地率先与区块链行业进行了结合,而且可行性还很高,这就是金融。
二、产业经济线:为什么金融能够率先成为智能合约的试验田?
在区块链应用领域有这么一句话:“区块链也许没必要人人懂,但财务主管必须懂。”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其实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自从区块链这个词在2015年左右时被提出以来后,它似乎天生就携带了金融的基因。最初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主要应归因于区块链的首款前端应用——也就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它们对于法定货币的冲击,给很多人留下了“区块链是一种金融科技”的感觉。
然而,随着联盟链(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无币区块链”)的出现,人们随即发现:即便是没有数字货币的存在,区块链依然是会跟金融打得火热——近期,笔者在某区块链媒体上连载了一个关于互联网中心化大厂区块链布局的系列文章,写完之后便发现:包括BATJ在内的各路互联网巨头,它们虽然不被允许发行数字货币,但放眼望去,这些联盟链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也依然是金融与货币。其中就包括了现在联盟链最拿得出手的应用——区块链发票。
为什么金融与货币会成为区块链最先落地的领域,不管有币无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跳出“区块链”本身,转而去观察金融这个产业。事实上,纵观整个数字领域,即便是在“互联网+”,金融也是最先与其结合的行业之一。而具体的原因则是:与其他行业不同,资金流动的本质并非物资的转移,而是信息的传递。
为了方便各位读者理解,笔者在这里举个例子:假设A与B进行交易,A转账给B100元,这个资金流动的过程,其实并不是像其他物流一样真的有货物在运输:比如说一张纸币顺着网线嗖一下爬过去了,而是A与B的银行账户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了改动:A的银行账户上减去100元,B的银行账户上加上100元。也就是说,所谓的“资金流动”,其本质不过是“信息变动”而已。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人类跨地区资产保管能力提高(锚定资产相同,银行信息互通)和信息记录存储能力(手机等移动记录工具普及)与活动范围实现匹配的一个结果。
图:数字转账的过程并非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
事实上,当回顾货币历史的时候,我们便不难发现:在人类发展非常早的早期,个体活动范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一些部族内部其实就是这么进行价值转移的,比如说那个知名的“雅浦岛石币”——人们并不会真的扛着石头去买东西,而是会在石板上进行相应的信息标记,表示所有权的易手,跟现在的电子汇款有异曲同工之处。毕竟石币就保存在岛上限定的地点,而且居民的活动范围也是被狭小的海岛所局限。
这样看来,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带着实物货币和纸币来回跑的交易模式,它其实反倒像是人类资产保管能力和信息记录能力在没跟上活动范围扩张速度的情况下的一个临时手段。举个例子:比如说在18世纪,一个欧洲商人想到亚洲去做生意,他必须带足量的黄金,否则没法证明自己拥有财富,毕竟他跑得实在太远,所以即便是在欧洲银行里有财富记录,当时的亚洲人也会因为信息闭塞而不会承认,而即便是20世纪下叶,银行之间信息畅通,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也缺乏一个随时随地可以直接跟银行数据库交互的入口,所以依然是要带纸币出行,在用纸币进行多次的小额支付之后,最后把手里的钞票一次性存进银行里。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手机移动支付的普及,这两个问题现在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你在银行里的财富现在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得到承认,而你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钱包来修改自己账上的数据。
图:雅浦岛石币的理念与现代金融转账有共通之处
毫无疑问,“资金流=信息流”的本质,使得金融与货币首当其中地成为了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最先结合的细分领域,毕竟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存在的,那进行账本信息的修改自然是易如反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资金在互联网上的流动几乎无需任何的专用硬件,仅仅依靠手机电脑这样的通用设备,外加一些包括网关在内的安全设施就可以轻松完成。事实上,当我们纵观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历史便不难发现:在早年网址之家、搜索引擎、聊天软件这种“信息交互”类产品大行其道时,电商支付因为实现了与物理世界的交互,给人一种“助力实体经济”的感觉,但实际上仔细研究下来便不难发现,电商支付其实做的也是“信息交互”的事,只不过相关企业的创始人早就看透了货币与财富转移的本质就是可以高度电子化的账本修改,而实物类的钱币存在必要性正在逐渐降低,所以才研发出了相关的产品,最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感。
从这点来看,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组合还真的是跟金融行业有很多的契合之处。那么,这一被称为“区块链2.0”的技术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怎样的发挥?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又如何呢?相关的内容,请看《应用三部曲II》的下半部分。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