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从业者的转折时刻
摘要: 每一次市场的震荡,都是对行业KOL的一次提炼。
在上一篇文章《从币圈知识星球的荒芜看区块链项目融资模式的缺陷》中,笔者曾经向大家介绍过:目前不少币圈的付费社群和知识星球有一个怪现象:在组织者拉人入圈之后,就再也不进行分享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个原因,其一,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制度问题。在资金一次性释放到群主那里之后,后者在主观上就没有持续进行输出的动力了。而第二个原因,则来自于客观方面:很多社群的组织者不是不想分享,实在是没有持续输出的客观水平。而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今天这篇专栏要介绍的:区块链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导致了从业者核心竞争力的变更。
与币圈接触过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个特别鱼龙混杂的圈子,很多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人,背后很可能会有你想象不到的黑历史。此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最早的前几年里,比特币和区块链几乎是没有从业门槛的,如果一定要说一个的话,那么满打满算只有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要比其他人更早地了解到比特币和区块链,并投入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如此便可以轻而易举的享受到行业的红利,最终借势成为行业大佬。
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比特币和区块链行业的早期,一个人在行业里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别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如果你能比其他人更早的了解到比特币和区块链,那么无论你业务水平高低、道德品质如何,都能在行业里有一席之地,在行业地位上吊打后入场的名校高材生和名企金领。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早期给人一种特别鱼龙混杂感觉的重要原因,毕竟一个领域的“大佬”,往往就是这个行业的门面。
但是,随着区块链的热潮席卷全球,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了区块链这个词语,也了解到这是一种极难篡改的分布式账本。很多从业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自此之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悄然之间进入了第二阶段——那就是从业者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已经基本消失了,在这个时候,你如果想要在区块链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不能仅仅依靠“比别人早知道币/链”这件事情,而要通过对现有信息的挖掘与分析产生自己独有的体系化认知,进而获得业内的认可,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的获取基本没什么门槛,但信息的提炼分析能力却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草根出身的币圈大佬,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行业话语权已经下降不少,而之前惨遭嘲讽的“名校名企臭老九”,存在感却越来越强,毕竟,如果在拥有同样信息资源的情况下比拼学习和分析能力,后者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事实上,笔者在日常中就能感觉出,很多人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凭借敏锐透彻的洞察力,已经隐隐散发出一种行业核心KOL的气场,而另外一些人虽然在这个圈子里已经浸淫多年,然而每当发表意见的时候,却经常有种特别菜鸟的感觉(比如说“我说XX币要涨就肯定会涨,这就是信仰!”),完全不符合人们心中见多识广、逻辑严谨、气定神闲的老韭菜人设。
图:在前年牛市期间,名校名企的后来者在币圈经常被视作是“固步自封”的代名词,饱受类似于下图中的嘲讽。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真面对面比拼学习能力,这些人可以非常快速的在区块链行业获取话语权
区块链行业个人竞争力的转变,其实非常像很多年轻人毕业后的轨迹——在你刚毕业寻找工作的时候,学历和学校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因素,如果是一流院校出来的,在就业市场会相当吃香。而在毕业三四年后,这个竞争力就会大大减弱,届时相关的单位就不仅仅会看你的院校,还会看你的专业能力,而到了七八年之后,用人单位几乎就完全不看你的学历、而只看你的专业素养了。
区块链行业也是一样,在行业刚出现的时候,你比别人先知道区块链行业,这固然就是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在现在这个名词已经众所皆知时,决定行业地位的,就不仅仅是“早入行”这件事了,而是对信息的分析与提炼。尤其是在各种普及区块链概念的基础知识铺天盖地的当下,“知链者”将会如同流水线一般被制造出来,如果没有对这个行业的独特见解与观点,泯然众人真的就是分分钟的事。至于“早入行”、“老韭菜”这些称号,届时将成为一个非常鸡肋的title。而他们在行业中存在感的下降,首先就体现在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对社区输出能力的枯竭、以及社区成员认同感的下滑上。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早就已经在其他的金融行业出现过。笔者前两天开会,遇到一幕颇为有趣的景象:几个炒股二十几年的大爷大妈在听一名年轻的股评说的天花乱坠,听完之后一脸崇拜地问:“小伙子你这么年轻有为,多大岁数?”得知结果后一脸震惊:“我炒股的时候还没有你呢啊!”听得笔者哭笑不得——二十多年的沉浮,你都没比过人家几年的学习与磨练,真说不清这是一种自我夸赞,还是一种自我贬低。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