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密货币市场即将迎来一场“慢牛”?

链上观
链上观 得得号

May 20, 2019 作链上观,任尔东南西北风。

摘要: 数字货币市场这轮牛市到来的姿势一定是“慢牛”。

——驱动这波牛市到来的逻辑和以往有何不同?

前两天参加巴比特的区块链高峰论坛,看参会的朋友个个捧着大笑脸,俨然一副“大牛市”已经来临的样子。

确实,3月份以来,比特币带着各大主流币种一路冲高,直逼8300美元,掀起了一波走牛行情。

但连日持续上涨的行情,突然逆转下跌近20%,让很多朋友“追高”的朋友都开始慌了。

说好的牛市呢?想象中的牛市不应该直逼20000美元,一牛冲天嘛?突然的暴跌究竟藏着什么妖?

“避险”资金难拉动大盘

谁都没想到,这次行情走俏最大的黑天鹅竟然是“川普”。贸易战让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货币竞争呈白热化局面,数字货币天然的“避险”功能成为刚需。加之坊间有传闻不少大机构在竞相吸筹,直接诱发了此次行情持续性上涨。

这和历史上几次牛市别无二致,比特币天然的“避险”功能,让其成为政治、经济波动期类同于黄金一样的过渡性资产。

但,“避险”情绪下的资金力度和势能显然还不够,远不足以支撑一轮牛市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事实上,这波涨势在几次冲击8500美元阻力位时明显遇阻,才有了这次跌势凶猛的深蹲大回调,至于接下来能不能一鼓作气再创新高,还得看市场进一步的选择。

现在数字货币市场有超万亿人民币的总市值,比特币的市值更是占比近60%,市场盘面相对已经足够大。早期11-15年,数字货币市场稍微有较大规模的资金涌入就会出现一波数十倍的大行情,现在比特币的总市场规模虽还不算大,但想再来一波10倍-100倍的大增长,仅仅靠几个亿、数十亿的“避险”资金涌入已然不可能。

不可或缺的“合规化”

想拉起新一轮的牛市,除了散户的力量,势必需要机构化的更大规模资金进场布局。近年来,确实有不少华尔街金融机构、科技互联网巨头等尝试在数字货币市场布局,诸如:摩根大通、富达投资、Facebook等。

对机构而言,早比特币3000美元还是6000美元时吸筹,成本并不是最大压力。反倒政令上的合规化尤为关键。去年以来,整个区块链行业都在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获批,但现在提交的几个ETF,目前均被SEC延迟批复了。

一旦ETF获批,比特币的上涨动能将被打开。假使美国高大百万亿元的养老金有2%的比例分配到数字货币市场,其带来的市场增量空间定会一发不可收拾,加之华尔街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等资金的流入,保守估计会给现在数字货币市场带来10倍-20倍的增长,到时候可是20万美元一枚的比特币可能会让你望尘莫及。

当然,SEC的批复只是一方面,事实上,自打17年岁末1CO模式遭到无情封杀后,数字货币市场从未停止过在合规化上的努力,无论是STO、无币区块链、IEO等一次次的模式变种尝试以各种方式延续1CO带来的生态繁荣。

更聚焦“金融场景”的玩法

众所周知,1CO才是推动上一轮牛市增长的根本原因。当时1CO以颠覆式的全新融资方式亮相,又一次降低了投融资门槛,于是延续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口号,一大批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涌入区块链行业。

这给区块链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盛景和繁荣。

然而,伴随更多的则是乱象。当靠一份白皮书就能融一大笔钱的错觉产生后,这个市场就被各类山寨、空气甚至传销币占领了。区块链+音乐,区块链+游戏,区块链+彩票,区块链+手机等等,几乎各个垂直行业都尝试区块链化,尤其再加上亮丽成一道logo墙的数百家区块链媒体的摇旗呐喊。

整个行业,暴富的行业大佬、不眠不休的三点钟社群、形形色色的区块链项目、鱼贯而入的投资机构热钱、林林总总的区块链行业大会等,让整个生态呈现热闹非凡的景象,仿佛一口气吞下了半个“盛唐”。

毫无疑问,这为上一波牛市奠定了绝对的生态基础,但这一轮即将启动的牛市似乎还没有这般景象。那些曾经受伤离开币圈的投资人、创业者、媒体们恐怕还一脸懵逼缩在角落舔舐伤口呢?

事实上,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玩法变了。经过一年多的生态沉淀,这个产业能做啥,不能做啥其实已经很清楚了,短期被催熟的行业生态除了能带来投机和浮躁之外,终归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由于区块链本身最直接的应用场景就是金融,所以现在整体大环境,你会发现从很多不切实际的场景中抽离出来了,开始专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玩法。根据DApp数据服务平台DAppTotal的DeFi数据显示,现在DeFi类金融项目的总锁仓资金已经达到了9.35亿美元,涉及借贷、DEX、稳定币、支付、衍生品等各类场景。

这可不得了,DeFi直接要抢夺的是P2P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借贷等金融服务场景。说到此,真要为现在不少银行捏一把汗,支付场景已经几乎被马云抢跑了,现在赖以为继的借贷场景也被区块链行业给盯上了。

DeFi的火热,暂时还只是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staking逐渐成为主流,闪电网络在支付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更丰富多样的金融玩法会冒出来。或许,这才是本轮牛市启动前最值得期待的看点。尽管这条路也道阻且艰,但去除那些投机的生态角色,让区块链先在一个场景里扎根,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百倍币”时代一去不复返

要知道,当下区块链行业最不稳定的因素依然是“投机”。对普通散户而言,炒币是进入币圈的最大诱因,这无可厚非,毕竟各行各业赚钱才是最大驱动力。

但,你敢想象,项目方割韭菜,资金盘、传销盘做吸血魔鬼的可怕之处吗?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明知这个项目有问题,依然经不起贪婪的诱惑,心甘情愿被割。原因就在于,上几轮牛市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抓到一个百倍、千倍币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这轮牛市,想抓到百倍乃至千倍币的概率几乎为零。当然,这在奇迹无处不在的区块链行业,很可能不久之后就会被打脸。但之所以说“百倍币”时代一去不复返,一来是因为现在各种模式币、共振币等山寨币变着花样出场,给不少投资者上了很多课,正因为此这些非价值币种爬上神坛再跌下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类维权事件也层出不穷。

尽管难防狐狸的出现,而让狐狸尽快露出尾巴,也是行业生态成熟的表现。现在看很多初心不轨的项目方,完全等不到有百倍增长就迫不及待割韭菜走人了,当中有一大部分资金很可能还是项目方自己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傻逼不可能一直傻逼,而共识的形成门槛会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像IEO这种以币安、火币、Gate等知名交易所名义发起的好项目,想快速做到百倍都很难。因为大凡基因里不是做事,而是纯资金盘,就会有崩盘的一刻,而崩盘之后的反噬力量会影响整个行业。

所以,你看那些VDS之类共振币、模式币等等“妖魔化”后的币种,稍微有点区块链基础共识的朋友,劝君莫沾,劝君莫沾,劝君莫沾。

真正的头号玩家——交易所

前几年,流行卖矿机、做矿池,大家个个都理直气壮想做区块链时代的耕耘者。然而,现在的大环境POW逐渐向POS转变,矿池江湖已经被比特大陆之类的巨头垄断,普通小虾米想做一个自给自足的挖矿人,并没有多大想象空间。

去年以来,随着主流数字货币市场价格的下跌,一大批矿机濒临关机,一部分矿池果断转型。唯有交易所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很多人也许会吐槽,交易所并非区块链的产物,尤其是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根本就称不上是区块链。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区块链大环境下,舞台最大的正是交易所。

(钱包也能做流量生意,但因为有“私钥”这个巨大认知“BUG”的存在,使得钱包做流量的门槛会非常高,就不展开讨论了。可喜的是,像imToken、TokenPocket等不少头部钱包,都在努力做各种尝试,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币安做IEO、做DEX、做公链,做稳定币等等,交易所根本上做的就是流量生意,而目前区块链行业最稀缺的就是流量。谁控制着流量,谁就掌握着行业发展的命脉。显然这和互联网时代的BAT担当的角色是一模一样的。

应该讲,这一轮牛市要做成什么样子,归结到底在于交易所想怎么玩?IEO这类模式创新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行业进步,但持续性太差。交易所还需在导入流量上再下一把功夫,比如结合DeFi等更金融化的玩法,让普通散户买币、卖币、交易、投资、跨链支付等使用体验提升,告别存量市场的博弈,去增量市场里血拼。

只靠现存流量,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明显不行。(你看,DApp生态是就是这么被玩坏的。

边缘化的“资金盘”运作模式

大部分号称“百倍币”的都难逃资金盘的影子,但资金盘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取。并不是什么贬义词,在行业生态早期,资金盘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很多主流币种早期发展中也能挖掘出资金盘的料,比如:孙宇晨的波场。

区块链讲求共识,但形成共识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不少项目早期利用资金盘模式,正是利用了其权益分级后带来的激励作用,能让项目早期以社群的力量做跳板,通过种子用户的群体共识扩散来吸引更广泛的用户,这本无可厚非。

以EOS DApp生态为例,这里充斥着大量的资金盘游戏,所谓游戏即挖矿、交易即挖矿、节点即挖矿,本质上都是认为制造权益分级来激发社群自传播能力。很多饱受诟病的EOS DApp生存状况都很好,和其早期运营机制中的资金盘属性有直接关系。

然而,当区块链有一定的行业普及度后,就是时候该甩开资金盘的帽子了。纯资金盘运作有时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眼见有的DApp突然间日活、交易额、交易量等数据变得奇高,但很短周期内就又销声匿迹了。这波用户,呼之即来,却也雁过不留痕。资金盘的运作无疑放大了用户逐利的本性,才造成这样的难堪局面。

往大势上看,“资金盘”终将会成为过去,未来会有哪种模式更能促成共识的形成,尚不得而知,但希望不仅仅是“资金盘”。

慢牛

絮絮叨叨这么多,总结一下,数字货币市场这轮牛市到来的姿势一定是“慢牛”:慢在,合规化与否尚不知情;慢在金融化玩法还只是开始;慢在生态内逐利的老狐狸会一直存在;慢在新鲜流量的涌入需要生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慢在创新还在路上,技术瓶颈还要太多太多;慢在……

话说回来,只有慢速的发展,才能让问题尽早暴露出来,让行业更稳健快速的生长。

慢慢跑,比较快!

(作者:链上观,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链上观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