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七):普通人后半生生活的尊严,就寄托在加密证券上了

孙副社长
孙副社长 得得号

Jul 30, 2019 数字经济学者与讲师,多家机构的区块链特约专家和分析师。

摘要: 想安稳平静地生活?先问问时代答不答应吧!

一、老实工作就能维持现有阶层?先问问宏观经济答不答应!

自本篇系列专栏推出之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和反响。其中一些朋友的看法很有意思:就现阶段而言,普通人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行业,风险均极大,比如自过去一年里,由于投资不慎、因币返贫的案例就层出不穷。如此,与其冒险孤注一掷,倒不如安安心心当一名上班族、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能让自己的所处的社会阶层保持不变,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毫无疑问,这种“岁月静好”的设想听上去令人十分憧憬,但现实中却很难实现。原因在于: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就算一个普通人想竭力想维持现状,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很大几率也是在逐渐下滑的,而他们对此并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用一个略微夸张但颇为直白的表述:那就是坐以待毙。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结论。在一些普通人看来,我们老实本分不瞎折腾,怎么就稀里糊涂阶层下滑了?殊不知,正是由于他们“不瞎折腾”,才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他们此前所安身立命的某个行业,其发展速度正在放缓,甚至逐渐萎缩。

那么,这个行业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房地产以及基建。

对经济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一个事实:在过去的20年里,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建筑业,堪称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发展动力、也是众多人赖以谋生的经济支柱,这不仅是因为建筑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更因为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粗略统计显示:房地产直接拉动的细分行业可达上百个,从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监理;再到园艺设计、泥工瓦工、房产销售……其所涉及到的从业人员达到1.2亿之多,约占总人口的8.6%,至于间接拉动的行业更是不可计数,难以一一考证。
图:从工程机械到家用电器,房地产的全产业链几乎覆盖了当代社会中所有的热门领域

另外一方面,考虑到上述所提到的、与房地产相关的很多职位,都曾经是社会公认的“肥缺”,而中国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岗位也仅在8%左右,与前文中8.6%的比例颇为接近,如此我们便可以合理推断,这两类群体【注】实际上有着较高的重合之处,而中国相当一部分的精英、中产、上层工薪阶层,在过去20年里也都是靠着建筑业来吃饭的,尽管很多时候,他们意识不到、也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注】“这两类群体”指的是业务与房地产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群体、和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群体)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建筑行业——这个在过去20年拉动了庞大中国经济的超级火车头,在近些年的发展增速开始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企业的降薪裁员。这股寒潮从最终端的房产销售,沿着整个建筑产业链网逐环回溯,最终在2011~2013年的能源;2014~2016年的制造;2016和2017年的金融、以及2018年的科创行业依次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哀嚎。虽然很多朋友觉得2018年才算是裁员之大年,但在此之前,传统行业的寒冬早就已经来临了,只不过后者不像前者一样,善于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已。
图:在科创领域感叹裁员寒潮的几年之前,传统行业的寒冬就已经到来了

看到这里,部分读者可能会质疑:既然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是大面积的、系统性的,那我们跟精英阶层之间所面临的困局应该是相同的啊,大家的资产总额也应该都是同进同退的,尽管不能做到完全“共振”,但社会阶层的变动应该也不会太大,“普通人阶层下滑”一说又从何而来呢?
原因非常简单:精英阶层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新兴的增长性行业,来对冲自己老本行衰退的风险

毕竟在经济社会中,除非是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否则所有行业一起衰退的情况还真不多见,即便是在世所罕见的大萧条时期,也会有逆势增长的“口红效应”。而通过注资入股这些新兴的行业或是企业,精英阶层便可以由此减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实现自身资产的不降反增。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那些依赖建筑产业链网为生的普通人来说,他们能不能也效仿精英阶层,在自己的老本行衰退之时,换车到朝阳产业的赛道上?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精英阶层与普通阶层之间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在面临经济困境时,前者有N多种方法可以止损甚至反弹,而后者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在社会的金字塔上一步步地下滑,更多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像笔者在开头所提到的、那些热衷于“岁月静好”的普通人一样。

二、效仿精英阶层资产布局?你的游戏难度是地狱模式!

为什么普通人难以效仿精英阶层“切换赛道”的做法、来对冲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风险?此处先说结论:在现行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下,一个人在投资市场上的选项,跟他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资产的总额是成正相关关系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猜猜在房地产增速下滑之后,那些原有利益链条上的人们都去了哪里?具体来看,情况各自不同:

那些层次较高、资源较多的人,可以轻松的切换到其他新兴行业。比如说万达的王氏父子便投资了包括影院、电竞、直播、球队在内的诸多文体娱公司,享受到了服务业这一“下一个风口”的红利;

资源稍少一些的投机客,买不了价值公司的股权,则只能选择转战东南亚市场,用在中国炒房所得的钱继续投资柬埔寨和菲律宾的房产,享受这些地区的人口红利。
图:中国房产寒冬,炒房团亏哭了?错,人家早就已经远走高飞东南亚了

至于稍差一点的小资中产和普通百姓,境况最为悲催。他们既没钱投资价值公司、也没渠道去买海外房产,而所处的年龄也已经不允许他们在新兴朝阳行业从头开始了,等同于说什么选项也没有,如此一来,便只能在原有的岗位上温水煮青蛙,通过手游、小视频和综艺节目来麻痹自己,偶然看见一篇宣扬中年危机的文章,便如同神经反射一般指责作者贩卖焦虑,为什么要搅乱自己美好平静的小确幸云云。

严格来说,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普通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参与新兴行业的机会,股票市场就是一个相对可行的入口。然而问题在于:股票市场是存在着极高的隐形门槛与成本的,包括基本面分析,K线预测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均需要较高的技术,若无多年从业经验,几乎完全不能胜任。而面对这一门槛,精英阶层可以通过自己较高的教育水平、或是直接雇佣金融中介来将其消弭,但普通阶层却常常束手无策。而在收益方面,与精英阶层所能享受到的股权投资相比,由于普通阶层在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很多权益都属于缺失状态(比如说得准确信息的知情权、重大决策上的决定权、甚至是最基本的收益分红权),所以他们参与证券市场的回报率,也经常是要低于精英阶层股权投资的回报率。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抱着避险的心态进了股票市场,结果却把这个工具生生发展成自己最大的风险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隐性成本颇高,但收益却不甚理想的领域。

举个例子:混币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前“行业一哥”李笑来近期在推销一个著名的投资方法,就是“定投”,同时还给出了一个不明觉厉的组合“GAFATA”,但是严格来说,“定投”真的是市场上最好的投资方式吗?对于这一点,过去一年间坚持定投山寨币、从山顶一路抄到山脚的朋友们,估计都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事实上,哪怕是动用自己最基本的健全常识,我们也不难理解,“无脑定投”绝对不是业内最好的投资策略,如果投资这么简单就可以的话,那人人都能去华尔街当金融大咖了。但定投的好处在于:它绝对是最适合没有投资基础的普通人的策略,因为它的操作门槛比较低,而且在选对标的的前提下,有着相对较高的投资成本比。尽管在很多时候,它也并不是万能的——过去一年“GAFATA”组合的收益率,大致是个什么水平,大家可以自己查询一下,其余的就不多讲了。

这其实就是普通人在与精英阶层竞争过程中所面临的又一个悲剧、也是他们“越追越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下滑的时候,他们不能像有钱人那样,让自己的资产插上翅膀远走高飞,而只能在原有的行业温水煮青蛙,绝望地从社会阶层的金字塔一点点滑下,就好像怒海波涛前的难民一样,眼看着精英阶层们可以通过积累的资金和社会资源,登上救生的飞机,进而让生命和未来得到延续,而自己却只能在背后汹涌的追兵中,迎来未知与迷茫的命运。
图:普通阶层在资产布局面前就像海岸前的难民一样,最终只有那些拥有更多资金和资源的人能够踏上飞机前往彼岸

三、资产代币化是新瓶旧酒?或普通人维持社会阶层的利器!

与很多人所想象的不一样,上述这种行业布局的行为,其实并不仅仅是建筑产业链网的参与者才应该关注的事情,而是普通阶层、乃至全社会都普遍会面临的困境。原因倒也不难解释: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通过参与某个行业来安身立命的,但如同正在日落西山的中国房产基建一样,世界上没有一个行业会永远地繁荣下去,事实上,相当多的实体细分领域和金融市场一样,其实都是“牛短熊长”的——也就是“黄金期”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剩余的漫长时期,都是处于一种沉寂甚至萧条的状态。比如说最近突然被人视为“大风口”的垃圾分类固废处理行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赛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每个人所处行业黄金期逐渐结束时,你就必须要想办法从这艘沉没的大船上逃离,转而参与其他的新兴行业。而参与行业的本质,就是通过投入一些资源,来享受到这个行业的红利。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年轻人说“转行”,说的其实就是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一个更有前途的新兴行业。

但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时间和精力资源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在越过35~40岁这个年龄段之后,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所能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是骤减,即便不会断崖式下跌,其经济竞争力也再难与众多年轻人相比。如此以来,很多人便只能采取一种低边际成本的方法来参与新兴行业、并分享其红利:那就是拿出自己在过去十几年通过出售时间和精力资源所获得的积蓄,来参与新兴赛道。
图:人到中年之后,就很难再通过“埋头苦干”这种高边际成本的方式来参与某个行业,并分享其中的红利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有不少社会精英在通过自己的老本行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都转型成为了投资人,比如说很多明星和主持人等;而企业层面上也是一样,像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公司,最近几年都开始“投行化”,从亲自研发项目、转型成了向新项目注资。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仅仅依靠老本行,是不可能吃一辈子饭的,但现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自己再在新的赛道上重新开始了,那怎么办?只有让之前攒下的钱来代替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新的行业。

然而,正如笔者前面所提到的,目前的问题在于,像小型项目股权投资(ABS)这种相对低边际成本的行业参与方式,它的入口往往只对精英阶层开放,而普通阶层是没有参与的权力的,尽管像美股和港股这样的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穿透了地域的限制、而像创业板和科创板这样的平台则引入了更多“小而美”的优质项目,但相对于普通阶层的庞大需求而言,目前传统资本市场上的项目供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非但不能满足人们的避险需求,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成为人们新的风险点。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Pre-IPO的资本方会在IPO后选择退出的原因,因为资本市场水太深、利益相关方也太多,他们这种早期投资者是驾驭不了的,而至于众多相关经验严重不足的普通散户,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那些聪明的普通阶层,会坚定地选择支持ABS的通证化。因为这是最符合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目前,加密货币最合适的社会定位,就是作为中小型的、难以上市的资的股权凭证而存在。与传统证券相比,加密货币化的资产有两个特点:一是颗粒度比较小,大资金往往看不上,适合普通人参与,比如说位于大城市市中心的零星房产;二是无法被拦截,覆盖半径更大。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只要有意向都可以参与。所以币圈里经常会有些朋友调侃:自从入了这行之后,自己整个人都变得“国际化”了,经常跟欧美日韩的合作方打交道。事实上,这种非常“国际化”的局面,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富人俱乐部中非常流行了,而区块链的出现,只不过是把这种权力下沉到了普通阶层手中、也就是笔者在前面所提到的“去中心化”而已。

但是,由于目前的互联网舆论场主要是被精英与中产阶层把控并占据,所以纵观网络上关于“资产代币化”的分析,绝大部分也都是从精英阶层的视角来进行的,而精英阶层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莫过于保持原有秩序的稳定,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继续养尊处优、吃香喝辣、维系自己的社会阶层与地位。至于某些中产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挣白菜钱操白粉心,明明自己连“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都没满足,还要颇具天下观地在那里指点江山。这样一来,由他们所把控与占据的媒体在评价类似于STO这样的资产通证化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利于金融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平稳发展”。当然,这种高度稳定(或者说固化)的行业局面,是无法满足普通人的需求的——也就是通过寻找可信资产,来让自己手里闲散的小额资金找到一个合适的、参与新兴行业的出路。以对冲自己所处社会阶层下滑的风险。

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资产股权从电子化向代币化的迁移,未来实际上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因为无论是中小资金方、还是中小的资产方,目前都有着强烈的对接意向,只要这种去中心化的、难以被一次性封堵的意向存在,就一定会有相关的中介机构来负责撮合这两方,而对监管部门而言,他们很难简单粗暴地效仿自己在法定货币的管理经验,通过技术手段来单边阻止资金与资产的流动,毕竟非对称加密的一大特点就是无法被拦截,如此一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各国联手达成共识,抵制现实中的资产方将股份上链、以及中介交易所的存在。否则的话,就会出现2017年交易所出海的那种情形——虽然成功地驱离了所有平台,交易所却仍然可以以中国人为用户,到头来,相关的政策几乎完全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但问题在于,想要全球各国之间在封堵资产数字化上达成一个共识,在当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就目前来看,这种机构确实是伤害了某些国家的利益、却也使得其他不少国家得到了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看到国际各方在G7/G8/G20这样的会议上,就数字货币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比如说承认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会看到他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不断扯皮(比如如何对加密货币进行共管),但很难会看到他们在关键问题上干净利落地达成共识,如此一来,精英阶层、以及深受他们影响的监管部门,在资产代币化所引发的资产方下沉、以及覆盖半径扩张这件事情之上,是不会起到太强作用的,因为只要资产方、资金方、以及相关的中介机构存在、全球范围内的贷币化证券交易就会一直活跃下去。
图:国际上关于加密货币“和稀泥”式的表态,未来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加密货币市场还处于一个非常野蛮的初期发展阶段,所以前文所提到的、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参与新行业来维持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项目,很可能还没有出现。这个市场目前充斥着太多的垃圾资产,除了极少数的标的之外,剩下的项目都非常一般。但是,即便如此,对于每一个有志于通过加密货币来改变自身命运的普通阶层来说,在这个行业、尤其是山寨项目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别的不说,这至少可以保证在靠谱的项目出现时,你能够通过及早进入、来尽可能多地分享到相关的红利,就好像在2013和2014年的时候,如果你因为市场上暂时没有好项目,就对这个领域失去信心,并抽身撤离的话,那你是肯定享受不到随后几年的“以太坊红利”,并成为“币圈大佬”、进而实现阶层穿越的。

点击查看本系列其他文章: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一):比特币是你“掀桌子”的唯一机会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二):传统精英的链圈迷茫,或普通人的币圈良机 | 得得号推荐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三):布局完了么,就开始期待牛市?|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四):精英阶层掀比特币争夺战,小资中产恐成最大输家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五):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们,或将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六):震惊!惨遭调侃的孙宇晨,竟是普通阶层的最佳发展模板?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孙副社长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2

    • 链a1Rc42 链a1Rc42   回复  链a1Rc42
      回复
      0

      虽然精英有更大的资源和财富,在区块链里取得比我们普通阶层更大的财富,但是这个就和一只狮子追一群羊一样,我跑赢大多数羊不就可以了么,更多人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呢

      Aug 01, 2019 via android
      • 链a1Rc42 说的有道理
        Aug 01, 2019 via android
        回复
        0
    • 链a1Rc42 链a1Rc42
      回复
      0

      说的有道理

      Aug 01, 2019 via android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