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摘要: 浅析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我们知道,像股票、债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也就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就是流通市场。相应的,数字货币也有发行和流通市场。
IPO(首次公开募股)&ICO(首次币发行)&STO(证券型代币发行)
ICO 定
区块链项目通过指定的发行平台进行项目公示,信息披露等,在约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方式下首次发行代币,投资人则以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进行投资,然后获得该项目的代币。未来该代币也可以在指定的场景平台内进行使用,或者在相应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流通。总的来说,ICO就是项目方通过发行项目自身代币,融资获得通用数字货币的一种途径。
IPO&ICO
相同点
通过出售股份来筹措资金;
投资者为了潜在的巨大收益而冒险参与。
不同点
ICO的大部分支持者是项目爱好者或非专业的投资者;
ICO不需要注册经营牌照;
ICO平台是第三方中立平台,投资者自担风险。
ICO优缺点
优点:
发行简单:不需要繁琐的上市审批,不需要像股票申请上证卷交易所,发行简单快捷。
回报率高:早期时候,一旦项目成功,发行的币就会翻翻涨价,投资人不需要参与何管理和经营就可以一夜暴富。
缺点:
风险高:基础项目伪需求、技术实现风险、融资用途不明、没有补偿方式、代币价值没有法律保障、投资者认知风险等。
无监管:项目上市无需政府等权威机构的监管,由于ICO不受任何部门的监管,所以很多的人往往使用它来进行非法的集资诈骗,目的是圈钱。
ICO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领衔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同时,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STO
此STO非彼STO
相较于ICO,STO需要受相关证券机构以及证券法律法规监管,发行的代币具有证券属性。相比不易监管的ICO,STO更加安全,因为证券型代币在发行前必须受法律监管,监管要求其代币背后必须有相应实体的资产作为支撑(比如公司的收入、利润等),跟股票一样。
因此,STO更容易被监管,保障性远大于ICO,但是也会因此带来更高的发行成本,发行难度上也远大于ICO。但相比IPO,STO的发行门槛相对较低,发行难度小。
STO处于ICO和IPO之间,结合的IPO的监管,同时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运行。
优点:
第一次面向全球投资者,可以7*24小时交易,市场深度更广;
可编程、快速结算,监管部门监管成本相对更低;
资产的互操作性,有更多的金融创新想象空间;
碎片化交易支持更大型交易;
符合联邦法律法规,较操作IPO成本更低;
投资门槛较传统更低。
缺点:
具有一定的市场和交易限制;
全球流动性受外汇管制限制;
全球监管政策不兼容。
说完了发行我们再来说流通,首先要提及的便是交易所。
国内交易所
国外交易所
场外交易所
交易所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最早的MT.Gox,到后来的比特币中国、OKEx、火币、比特时代、币安等等,时刻有新玩家入场,时刻有过时玩家被淘汰,交易所第一梯队的阵容几乎每年、每季度都在发生变化。但头部格局自17年九四事件及年底牛市洗礼,已基本确立,并延续至今日,国内市场上,火币、币安、OKEx三足鼎立的地位已颇为稳固。
今年以来,已有MXC抹茶、BiKi、BISS、HCion等几匹黑马崭露头角。
大举上线“热门币”的抹茶,以社群裂变著称的BiKi,开创会员制、打造百倍币的BISS,以及用新稳定币破局IEO打新风险的HCoin。各相比头部平台自建公链、围造生态,“黑马”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用户增长上。
目前加密数字资产市场上有上万家交易所,市场深度和流动性被严重分割,各类安全事故和倒闭跑路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很多小型交易平台并不具备资产选择和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更不具备开发、维护交易系统的技术能力,本质上只是一个获取客户、服务客户的平台,这些中小交易所不管是技术成本还是安全风险都非常大。
另外,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交易量一直是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很多交易所存在刷交易量的行为。
Alameda Research的一份深入研究报告发现,大部分主流头部交易所是有真实的流动性和交易量的,而很多突然在交易量排行榜上跃居榜首的交易所,通常有刷量造假的嫌疑。
数据来源:FTX.com
而BTI此前发布的一份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币安上超过10%的交易是清洗交易(wash trading,即“刷量”),火币超过 50%,OKEx 高达 90%;另外,在实际交易量最大的 40 家交易所中,比特币交易量约有 65% 是伪造的,几乎所有伪造数据都来自 OKEx、Bibox、HitBTC 和火币。
BTI 发现,在 CoinMarketCap排名前 25 位的交易所中,有 17 家交易的虚假交易量(fake volumes)比例超过 99%,包括 TOP50 中的 35 家交易所。在数据网站上排名的所有交易所中,超过 60% 的交易所几乎没有交易量。
上图显示,交易所币安的真实交易量最高,达到 87%,这也意味着其虚假交易量为 13%;火币真实交易量为 47%,虚假交易量高达 53%;OKEx 只有 9% 的交易是真实的,虚假交易量超过 90%。其他交易所不一而足。
此外,比特币的日交易量约有 92% 是伪造的。在实际交易量最大的 40 家交易所中,比特币的日交易量约有 65% 是伪造的,几乎所有伪造数据都来自OKEx、Bibox、HitBTC 和 火币。
数据来源:CMC 2019/8/6
数据来源:CMC 2019/8/6
关于代币刷量,TOP40 交易所中列出的 567 个代币中,有 150 个代币的虚假交易每天超过 50%;在市值排名前 25 的代币中,以太经典(ETC)和波场(Tron)刷量最多,虚假交易比例高达 85%,并在整个代币刷量榜单中排名第 24 名和第 25 名。
虚假交易量是业内真实存在的问题,加密货币市场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亦缺乏监管,导致清洗交易这些欺骗性做法泛滥。在一个刷量变成行业潜规则而非禁忌的时代,有时候不是项目被交易所骗,而是项目自己刷量充数、双方共同粉饰太平。
说完了交易所刷量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来说点轻松的,比特币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几笔交易。
1.第一笔个人间比特币转账
2009年1月12日。中本聪在区块高度170向Hal Finney发送了10枚比特币。和许多早期的转账一样,这笔转账的成本也是0枚比特币。
2.第一笔比特币与法币交易
2009年10月12日,芬兰开发者Martti Malmi以5.02美元的价格出售了5050枚BTC给新自由标准(NewLibertyStandard)。
3.天价披萨
程序员Laszlo Hanyecz花费10000枚比特币购买披萨的事件有名到出圈,放在今天,这两块披萨的价值超过一亿美元。
这笔交易位于区块高度57043,它记录了2010年5月22日10000.99个BTC的交易。其中的0.99 BTC是用来支付矿工的费用的,这相当于每字节4191聪。
4.门头沟巨额转账
2011年6月23日,Mt. Gox(门头沟)首席执行官Mark Karpeles在被要求证明某笔资金处于他的保管之下时,从他控制的一个钱包地址向另一个地址里转出了442000枚比特币。
5.令人沮丧的交易手续费
2013年5月16日发生了一笔金额为98枚比特币的交易,附加了30比特币的矿工费,结果是每字节成本高达680万聪。最终,确认交易的矿池返还了7.5比特币。
无独有偶,2013年8月,有人发送了附带200比特币矿工费的交易,而收取这笔费用的矿池最终善意返还了。2016年有人又发送了一笔金额0.0001比特币的交易,而附带了291比特币的矿工费。
(作者:FutureMine,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