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 5G与区块链相互赋能
摘要: “5G”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标准,2018年6月13日圣地亚哥3GPP会议订下了第一个国际5G标准。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本月初,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俗称“5G”)。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海量接入、高可靠等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5G网络的理论下行速度为10Gb/s(相当于下载速度1.25GB/s),峰值速率相比4G高10倍。而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其去中心化、交易信息隐私保护、历史记录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可推动5G应用的高效发展。
“5G”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标准,2018年6月13日圣地亚哥3GPP会议订下了第一个国际5G标准。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者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3GPP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由7个通信标准协会组成的标准化机构。因此,5G是通讯技术,是移动网络的基础构架。而区块链是一种点对点传输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形成更上一层的应用。有人把5G比作信息高速公路,区块链则好比路面上快速奔跑的一辆汽车。路面在不断变宽、变快,车也在不断的智能化、人性化。二者相互赋能,能避免彼此陷入“雷声大雨点小”、“愿景好落地少”的困境。
5G之于区块链是一个加速器
从底层技术来看,区块链是部署在互联网之上的、底层是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其数据同步需要进行大量实时的数据通信。这里面有共识机制本身的需要,也有数据写入节点时在网络中广播的需要。不过,区块链也因此出现了延时高、交易速率慢、基础设备要求高等痛点。有了5G之后,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一致性将会大大改善,可以提高区块链网络本身的可靠性,减少由于网络延迟带来的差错和分叉。
从应用层面来看,区块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均需布设一定规模的物联网设备。在现阶段,物联网设备的采购、布设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区块链行业在细分市场的实现空间。而5G时代的到来将有效降低区块链技术应用载体的采购、布设成本,从而助推区块链技术的推广。
区块链之于5G是一件防弹衣
从底层技术来看,在一个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主体,例如传感器、物联网芯片、边缘计算处理器、云SASS服务、位置计算服务、智能调度等。这些不同参与方的通信标准不通,认证方式不同,存在数据做伪造假、互不信任的问题。可以说,5G技术依然未能完全打破4G技术所遇到的瓶颈,如隐私信息安全弱、虚拟知识产权保护弱、虚拟交易信任缺失等。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保护交易信息隐私、防止历史记录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通过物联网协议将数据写入区块链节点,同时根据业务规则,把业务以智能合约的方式写入链码,保证了多方协作和物联网本身的信息安全。
从应用层面来看,对于无人驾驶、无人机、智慧城市等需要物联网广泛的应用的场景来说,受限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执行方案以及因物联网设备数量巨大,个体组件结构简单,存在容易被破解、篡改和窃密等信息安全问题而未普及落地。使用区块链中如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使得数据交易、数据租借等成为可能,从而使更多人共享知识,保护创作者权益,并避免支付和交易纠纷。
此外,区块链项目可以5G项目的“衍生品”物联网提供基础服务,形成“5G-区块链-物联网”的三层逻辑关系。例如去中心化网络基础设施DNet,调动用户将身边的电子产品打造成可以进行传输的微基站,此举可以帮助运营商降低运营商成本,并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方式变现用户的闲置流量,使得每个参与的用户都能成为区块链的节点。
2017年,美国Verizon公司宣布2018年下半年部署5G商用无线网和5G核心网。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韩国实现了5G首秀,成为5G全球首个大范围的准商用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二者相结合,将在快速城镇化、人口结构调整、科技迅速突破、大国经济实力切换、气候变化和能源替代等一系列宏观环境变迁中,重构互联网的秩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无人驾驶、工业控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