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海、红海到黑海:如何看待交易所的生存空间
摘要: 从蓝海、红海到黑海:如何看待交易所的生存空间
“最近找你写稿的项目方少了很多吧?”一交易所运营官对骆驼说。
“是的,而且好项目太少,不好的项目也不敢乱写。”骆驼答道。
“交易所死的死,跑的跑,留下一地鸡毛。”
的确,就从深圳来看,2019年初从业内人士口中传出深圳至少拥有大大小小的数字通证交易所不下1万家,更有人为了调侃“交易所数量之盛”,戏称“交易所:项目方:投资者=20:10:1”!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骆驼不知,也不敢对此表态,但至少说明一点:交易所在年初的时候是一个风口,是蓝海时代,人人都想捞一把。
蓝海指的是没有竞争/竞争较小的广阔市场空间;红海指的是在弱肉强食,打败对手是生存下去的目标;黑海则是没有规则和参照,同样是弱肉强食,但没有市场管理机制,相对于红海市场而言,黑海市场则显得更加混乱且毫无章法。
2019年数字通证交易所的发展过程,正好是蓝海到短暂的红海再到骤变的黑海。
自从币安在上半年开启了IEO点燃了一波牛市之火后,各大交易所纷纷跑马圈地,大肆在营销上施展动作,以期扩大版图疆域,以流量和口碑拓宽护城河。与此同时,二线交易所某茶、某Ki也都纷纷马不停蹄,不惜重金买流量,买渠道,买曝光,希望能够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挤出一线希望,彼此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后来,监管趋严下,一个二线交易所某Ki甚至开启了疯狂抢上山寨币和空气币大肆圈钱的模式,兴许是希望赶上“圈钱的末班车”,铤而走险,后来惨遭官媒点名批评。某茶虽然不至于陷入这种地步,但同样也被曝出黑料。某顿交易所在10月份还在深圳砸重金举行盛大的活动,场面空前,岂料不足一个月,就宣布解散……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相继展开摸排整治行动,利剑出鞘,剑指交易所和非法融资诈骗项目。正是“天雷滚滚下,漠北扬风沙”,不能写得太明,自己体会。
种种迹象表明,数字通证交易所监管的打压下,逐渐趋于合规化,部分没有“前科”的项目,也都纷纷宣布暂停国内市场……
据说,此前被称为巨头之一的数字通证交易所,由于这个月接二连三下架了一些项目,导致流量损失30%,流动性也有所下滑。一些小交易所看到头部已然如此,也都心灰意冷,转而裁员、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有人甚至说:“也许过了这个年,来年政策变动就好过了。那时候正好遇上比特币减半行情,没准又是一波牛市,大家都熬一下吧……”
不过,行业内也有相关人士预测:政策层面趋严,难以改变。并且当前好不容易监管肃清了行业风气,让无币区块链项目正在重构整个区块链的生态秩序,绝不会轻易就让非法项目卷土重来。
对此,骆驼认为,奉劝这些已经在夹缝中生存的项目,要么朝着合规方向走,要么放弃国内市场,否则,行业的下一块蛋糕,可能你只有光在旁边看的份了。
(作者:骆驼君有话说,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