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专栏】刘志毅: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版权
摘要: 在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之后,我们用两讲的内容讨论区块链技术在非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应用模式,区块链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在数字版权、身份认证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网络、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创新,它带来的是去中心化社区、流程的可追溯化、业务透明化、网络智能化以及决策民主化等特质,因此区块链技术开创了基于信用的价值网络,如何通过这样的网络形成新的商业生态模式是我们理解区块链技术在非金融领域应用的重要维度。
要理解数字版权,我们首先要理解版权的概念,版权又称为著作权,跟专利权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的概念。版权授予原创作品的创作者在一定期限内,确定和决定其他人是否能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此原创作品的权利。版权包括一般著作权和软件著作权,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前者。按照国家版权局的划分,版权从横向可以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三个类别,而一般市场上的分类为图片、阅读印刷、电影视频以及音乐有声读物四个领域,也就是“图文视听”。数字版权是目前版权领域最关注的方向,也就是这些内容在信息网络上传播的权利。从纵向来看,版权行业包括版权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而市场维度来说,可以分为“制作、确权、交易、维权、资产管理、咨询宣传”这六个环节。
版权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的英国,随着印刷机梳理的不断增加,英国当局通过授权的方式来控制图书的出版,在1662年时通过“授权法”授予了部分企业注册和监管出版物的权利。1710年第一部纯粹以保护作者利益为核心的版权法律在英国安妮女王统治期间通过,即“安妮法令”(全称是《为鼓励知识创作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案》)。这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法,也是第一次从法律层面确认了作者对于自己作品印刷出版的支配权。其中的核心在于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的规定,保护范围只有作者以及他们授权的书商和印刷商,保护期限则是14年可以再续约保护。虽然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关于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的规定成为未来全世界有关法规的着力点,也成为版权保护的基本准则。
数字版权内容保护的核心是作品的存证、确权、维权和版权交易管理,而区块链技术所特有的链式数据结构、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使得其在这个领域拥有非常大的优势和价值。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的数据网络中建立一整套不可篡改的数字版权认证体系,从而形成智能化的数字版权运维机制来保护原创者的权益,这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这个领域应用的基本逻辑,从应用方向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链式数据结构和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版权注册存证。数字版权保护的基础就是版权注册存证,能够为作者获得著作权提供初始依据,存证内容也是处理版权归属的重要证据。本质上我们可以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套安全性极高的数据系统,通过链式数据结构和加密算法来记录作品信息, 在版权注册存证方面能够发挥其天然优势。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采用的是多方参与维护的技术机制,每个网络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区块数据,相邻区块还要通过随机生成的认证标记形成相互链接,从而确保版权信息登记在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另一方面,区块链采用安全度极高的哈希算法对版权信息进行加密,形成独一无二的数字版权底层密码,一旦某个区块链数据被篡改,将无法获得相对应的哈希值,从而保障了版权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作者信息、原创内容和时间戳等元数据放在分布式的网络中,打破目前在网络上由版权数据中心化数据库记录的模式,实现多节点、多终端和多渠道接入。
第二,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确权、维权和版权交易管理。版权注册存证不等于确权,前者是对用户上传作品的行为进行存储性的证明,而确权则是确定作者和作品之间的权属关系,需要对作品内容进行鉴定取证,以证明版权的有效性。传统的作品确权需要经过非常繁琐的检验程序,而区块链技术尤其是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对数字作品版权的几乎实时的确权,能够对作品版权实现智能化监测和交易管理。
所谓智能合约技术,就是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通过这些自动化的代码使得作品变成一种可编程的数字化商品,再通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结合之后,能够自动完成作品版权的确权和授权工作,实时地对全网版权侵权行为进行监控反馈,自动完成各类版权交易活动。所有处理过程都是在智能合约内置程序被触发时就自动化的完成了,这在解决版权内容访问、分发和商业化的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版权交易的成本,实现网络版权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透明化,帮助原创者获得最大收益。
2018年4月,百度研发的版权登记平台“图腾”上线,从抓取每张原创图片的生成版权入手,达到了原创版权保护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的网络生态。2018年6月进行了版本更新,新版本的“图腾”将会采用自研区块链版权登记网络,配合可信时间戳、链戳双重认证,为每张原创图片生成版权DNA,永久区块链版权登记和时间戳都将免费开放给所有成功入住的用户。按照百度公司的对外公开资料,新的版本会在现有的基于区块链实现版权权属存证的基础上,继续打通图片行业价值链,正式推出版权权属存证、图片分发变现、版权监控和维权全链路服务,以三大功能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流程效率低等切实痛点:
全流程版权保护:将作品版权信息永久写入区块链,基于区块链的公信力及不可篡改性,结合百度的人工智能识图技术,让作品的传播可溯源、可转载、可监控。
多渠道内容分发:基于图像分析、语义理解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图片Tag智能推荐和图片检索子系统。并且依托百度系产品流量支持,精准匹配图片内容与用户需求,实现图片供需双方高效连接。
技术赋能生态: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登记系统、人工智能视觉检索系统和版权图片检索系统,发挥百度技术生产力,赋能原创作品版权登记、监控与维权。
第三,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数字版权保护的新机制,在版权溯源和版权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价值。
版权溯源指的是对作品的创作、改变、传播和售卖等环节进行跟踪记录,对原创作品的保护和打击侵权行为有重要意义。从版权流通环节看,版权溯源首先是对作品的原创作者进行溯源,区块链技术基于新的版权注册机制,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作品版权的登记模式。原创作者可以直接在区块链应用程序中书写创作,区块链创作程序会忠实记录作者每次的创作时间和原创内容,将每次创作的时间戳、作者和作品关键信息打包写入区块链存证,将过去单点记录作品的成稿时间改为多点记录完整的创作周期。最后,存留在区块链系统里的数据能够完整的反映整个创作过程的作品存证序列,能够为原创者维权举证提供更多的可以检索验证的条件和信息,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原创过程的保护意识,推动版权保护模式从作品结果为重型转向以创作过程为中心。
除了对版权作者的溯源,区块链还可以完整地记录整个作品版权的流通环节和流转过程。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作品流通过程中的验证和取证非常困难,缺乏成熟可行的技术机制,而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对作品版权的生命周期进行全流程追溯。从作品确权开始,版权的每一次授权、转让和交易都能够被精准地记录和追踪,这不仅仅有利于创作者对作品的管理,也能够为各类纠纷提供准确的司法取证。
所谓版权管理,指的是一切对版权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既包括国家行政机构对版权实务的管理,也包括版权主体对自有版权进行规划和运营等活动,以最大限度发挥作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管理活动上看,版权管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授权条款的规定和授权流程的协商中。由于大多数创作者并非法律专家,对于著作权法中的条款内容也不太熟悉,在签署相关合约时一般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出现争端往往非常被动。区块链技术在版权管理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智能合约程序中可以详细规定版权授权的条款内容,可以对法律条款内容进行模块化和智能化的设计,使得普通创作者也能够读懂并参与符合自己利益的授权条约。后续作品的版权交易、版权费用支付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从而使得版权交易管理变得智能和简便。除此之外,区块链版权管理还可以和作品创作、版权登记和交易管理等功能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版权管理平台,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和服务。
2018年10月,日本索尼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将帮助管理数字内容的版权相关信息,并将教育内容作为主要用例。索尼公司表示,由于内容版权管理目前主要由行业组织或创作者自己进行,但这一新系统旨在提高管理流程的效率。使用这个平台,参与者将能够共享和验证信息,例如内容创建的日期和时间以及作者的详细信息。索尼公司还补充说,系统还可以还自动验证书面作品的版权。新的系统是基于此前由索尼公司开发的类似系统,支持诸如电子书,音乐,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内容。事实上,早在2018年4月,索尼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其中一项专利申请文件就描述了一种使用区块链存储数字版权数据的概念。此外索尼公司还申请了验证用户数据和管理教育数据的系统专利。
以上就是我们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领域的应用和案例的分析,目前这个领域的应用仍然不够成熟,尤其是底层技术上尚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过作为快速迭代创新的新型技术,区块链在这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在不断加快步伐,因此媒体出版相关的行业人士应该提前布局和关注这个领域,积极推动行业正向发展。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