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破茧而出”?

奔跑财经
奔跑财经 机构得得号

Apr 09, 2020 关注行业发展风向标,洞察产业经济新动态。

该文章已上链

摘要: 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破茧而出”?

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破茧而出”?
00:00
07:49

近日, “Covid-19,现金和支付的未来”的报告中显示,公众对接触纸币感染新冠病毒的担忧。“现金+病毒”的互联网搜索数量创历史新高,疫情下各国中央银行已采取措施对纸币进行消毒,以缓解这种担忧。加拿大银行已要求零售商停止、拒绝现金付款。中国的一些银行已将重点放在钞票的灭菌和检疫措施上,而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格鲁吉亚则朝着“非接触式”付款的方向发展。

此外,据Decrypt消息,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会加速全球许多国家对数字现金的采用和转移。德意志银行宏观策略师Marion labour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由于许多国家的政府将现金处理视为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新冠病毒疫情正在加速央行数字货币的崛起。

由此看出,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发展。

目前常用的货币形式有现金、电子货币。由于现金不便携带、不易储存、清点、运送、保管的费用很大等问题,从而推动了电子货币的出现。

电子货币有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灵活方便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但电子货币其本质上是以即有的实体货币(现金或存款)为基础存在的,具备“价值尺度”和“价值保存”职能,且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之间能以1 :1比率交换这一前提条件而成立的,换言之电子货币只是现金的数字表现形式,需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才能实现流通。电子货币发展到现在依然有其局限性。

1、对第三方的强依赖性。电子货币的支付必须依赖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支撑,没有平台支撑,电子货币无法使用。

2、数据过于集中。用户信息集中在第三方平台,中心化数据库一旦遭到攻击损失巨大。

3、隐私保护问题。目前使用电子货币都需要强制与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绑定实名认证身份信息,无法做到匿名隐私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货币形式的需求不断变化。自区块链出现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加快结合区块链技术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

我国央行早在2014年起就已经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已经呼之欲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将完全取代现金,其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相比于现金与电子货币,央行数字货币DCEP有哪些必要性与“过人之处”?

第一,央行背书、双层运营。央行数字货币未来采用双层(two-tier)运营,由运营机构如商业银行向央行按100%全额缴纳准备金,商业银行将数字货币跟公众的现金进行兑换。公众所持有的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

第二,无限法偿性。与电子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电子货币只是现金的数字表现形式,不具备现金无限法偿属性,如支付时商家可以选择性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电子货币,但商家不得拒绝接受DCEP支付,就像不能拒绝现金支付一样。

第三,匿名性。央行数字货币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用户不再需要强制绑定身份信息,其便携性与匿名性将是替代现钞的最好工具。

第四,反洗钱。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为可控匿名性,与现金的完全匿名性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一定的可追踪性,满足公众合法的匿名交易需求,同时也兼顾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防止用于网络赌博和任何网络犯罪活动的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形式的升级与优化。

据悉,今年1月,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央行副行长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坚持双层投放、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DCEP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速度不断加快,本次疫情“无接触货币”的呼声也成为加快央行数字货币推出的助燃剂。

在国内,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推动中国进入“轻现金时代”,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货币形式的优化需求。

在国际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简化各友好贸易国之间的支付结算方式与结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也将进一步刺激全球金融资源,向更能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流动。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本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危机中蕴含着机遇。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与诞生,推动大众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认知与接受速度。

(1、 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2、 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3、 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发送至邮箱:chengyiniu@chaindd.com)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奔跑财经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