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链博科技“区块链+产业”链改系列报告04

链博科技
链博科技 机构得得号

Apr 20, 2020 链博科技为你提供全栈链改解决方案

该文章已上链

摘要: 报告在分析金融行业现状与痛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现有技术与实际案例,全面阐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将金融+区块链链改具体化。

1.引言

 

金融一般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运行不仅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且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关系着社会发展的状况。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以空前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聚集与集中、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细胞”活力、夯实国民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基础设施、市场完善程度等均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监管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代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非常重视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2019年10月24日的重要讲话所提到的区块链应用“六大场景”中,金融业被排在第一位,相信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区块链能够更好地与金融行业相结合,金融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2.金融行业现状

 

2.1 本报告金融行业的主要内涵

 

金融行业涵盖广泛,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金融行业占据了一个基本门类(J),包括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四个大类。对该分类进行整理后,可以认为金融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信托业;

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网络借贷、消费金融等非银行货币金融服务;

第三方支付、金融信息等其他金融服务。

 

本报告所述之“金融”为综合概念,可能涉及上述所有组成部分;但特别地,本报告所阐述之金融,将不包括供应链金融,即在供应链上,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实现核心企业信用流转,为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有关供应链金融的部分,我们将在其后其他报告中专门讨论,故此不在本报告中涉及。

 

2.2 金融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1)行业规模大,发展迅速

 

金融行业规模庞大,且仍在迅速发展之中。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人均GDP不断上涨,为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数据,2019年,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到318.69万亿元,同比增速8.6%;其中银行业仍然占据绝对比重,达290万亿元,同比增速8.1%。证券业和保险业虽然占比较低,但增速更快,同比增速分别达16.6%和12.2%。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可见,在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健康稳定增长,且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建设成熟,金融需求逐渐释放的情况下,我国金融行业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银行业占据绝对比重

 

从上文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金融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银行业占据了绝对的比重。2019年,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达到了整个金融业机构的91%,虽然比19年第一季度略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非常有限。而相比于2013~14年,这个数据也仅仅下降了2%。而同比西方发达经济体,这个数据一般在60%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的多元化工作还比较落后,同时,在金融业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该重视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仍占据绝对比重,银行仍是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因此相关的改革和优化,都难以绕过银行来进行;是否能在银行系统中起到确实的作用,仍是衡量一项举措是否行之有效的重要标准。

 

(3)金融科技发展迅速

 

金融科技(Finance Technology, Fin-Tech),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是金融行业的新业态。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其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不到700亿元,增长到预计2020年的近2万亿元,并始终保持40%左右的高增速。

 

 

同时,我国对于金融科技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5月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上海市更是建立了金融科技中心。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文件中提出了“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加大金融审慎监管力度、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六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加强组织统筹、加大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国际交流、做好宣传贯彻”五项保障措施。

 

可见,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将会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

 

2.3 金融行业特点

 

(1)高风险性

 

金融行业资金量巨大,涉及面广,不仅广泛覆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甚至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情况的晴雨表。从宏观层面上来讲,金融业所蕴含的行业风险可能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人群和行业之间形成连锁反应,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明证;从金融机构的经营者来讲,始终面临着坏账风险的影响,风控的缺位、内部的违规行为、政策的影响,都可能造成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乃至倒闭;从投资者来讲,任何投资渠道都具有相应的风险,如何合理控制风险,控制损失,在此基础上取得收益,更是投资者必修的课程。

 

因此,无论是对于国家、金融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风控都是金融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坏账率,会在风控上付出大量的成本。近年来,中国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坏账率引起了大量的关注,而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也持续抬头,从12年的0.74%上升到了19年的1.86%。

 

(2)线上属性

 

金融的主体是货币资金的融通,随着实体货币应用范围逐渐缩窄,货币逐渐数字化,金融行业的线上属性愈发凸显。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过往很多需要在线下完成的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即使是最为关键的风控部分,大数据风控能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仍需在线下进行的部分也在减少。

 

相比于制造业、旅游业、医疗业、贸易等无法脱离线下的行业,金融业有着较强的线上属性,尤其是对于C端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基本可以做到纯线上操作。这样的属性为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极大的空间,也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行业结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3.金融行业发展痛点

 

3.1 风控成本高,数据治理难

 

上文已经提到,占据金融行业90%以上体量的银行业,坏账率逐年上升,这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风控要求。贵阳银行行长李忠祥曾经表示,一笔3万元的小微贷款,传统风控模式的成本可以达到180元;而通过大数据风控,可以将成本降低到6分钱,差距达到3000倍。而网商银行也表示,可以通过大数据风控将贷款成本从2000元降到2.3元。

 

可以说,大数据风控是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中小银行仍然面临着数据治理难的问题。《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中小银行的数据治理基本处于萌芽期,达91%的中小银行尚未开展有效的数据治理工作,可能面临多种困难,例如数据外部获取难,缺乏共享渠道、数据内部互通难,内部流转迟滞、数据多头管理,传递靠自发或人工等。

 

风控是金融行业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如何降低风控成本,提高风控效率,从而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坏账,是金融机构的一个核心优化方向。

 

3.2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国家、产业、行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仍然广泛存在。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制度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需要为中小企业付出较高的风控成本的同时,还需要承担较高的坏账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借款金额也相对较低,导致金融机构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因此,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就变得较为困难。

 

1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等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时介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方面将发挥好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并帮助小微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而在这两方面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中,降低风控成本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3.3 部分业务流程复杂,标准化程度低

 

金融行业内涵丰富,涉及广泛,业务类型众多,其中大量业务仍然存在流程复杂、中间成本高、效率低下,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以银企对账为例,银企对账工作是银行在日常运营中完善内控体系、防控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银企对账可以发现、避免和纠正因银行与企业账务不一致而隐藏或引发的一系列风险隐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银企对账工作手段单一、模式落后,往往会造成对账不及时、对账单回收困难等问题,不仅导致银企对账工作需要大量手工作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时还不能起到良好的风险防范效果。

 

而类似性质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降低了机构运转的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部分面向C端的业务,也严重影响了C端用户的用户体验。

 

点击获取报告全文,密码:vez8

“阅读完整报告,请关注“链博科技”公众号,回复关键词“金融”

(1、 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2、 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3、 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发送至邮箱:chengyiniu@chaindd.com)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链博科技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