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产业”链改系列报告:区块链+政务公益
摘要: 报告在分析政务公益行业现状与痛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现有技术与实际案例,全面阐述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公益行业的应用,将政务公益+区块链链改具体化。
1.引言
政务服务是指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许可、确认、裁决、奖励、处罚等行政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是国家、社会运转的重要结构与制度,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随着政府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愈发成熟,我国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同时,政务服务呈现出线上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务服务正在通过技术+制度两个方面,秉承着“让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的宗旨,大力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促进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并依托一体化在线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公益,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与利益。公益活动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公民参与精神的表征。公益活动生产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公益活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救助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精神的体现。
目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并逐渐规范化,法治化。但是,我国目前的公益事业仍然面临着管理粗放,专业人才匮乏,教育滞后等问题。
2.政务公益发展现状
2.1 政务服务:线上化、一体化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坚持全国统筹、协同共享、优化流程、试点先行、安全可控等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并在2022年底前做到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更加完善,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文件中还对政务服务一体化和公共支撑一体化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促进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019年4月,国务院再次印发了《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再次对政务服务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关规定,例如文件第七条规定,“行政相对人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应当提交真实、有效的办事材料;政务服务机构通过数据共享能够获得的信息,不得要求行政相对人另行提供。政务服务机构不得将行政相对人提交的办事材料用于与政务服务无关的用途。”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务服务水平正在稳步发展。根据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已有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在一体化方面,字2019年5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累计访问量达2.22亿次,实名注册用户1049.6万,为地方政府提供实名身份核验3385万次,电子证照调用共享服务286万次。
同时,政府网站数量逐年缩减,避免重复、冗余。从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的数量缩减到了约16年6月的25%。
(图片来源: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2 公益慈善:增长与规范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公益慈善意识的提升,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2013年到2017年,社会捐赠总量从954亿元增长到1526亿元,增幅达到60%。2018年,社会捐赠总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是因为因为政策的影响,监管趋严,民政系统接收捐赠呈现收紧态势。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公益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说明,我国的公益事业正处于一个规范化的转型期。
(图片来源: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
2018年年底,中国社会组织总数量超过81.6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6.6万个,社会服务机构44.3万个,基金会数量达到7027家。三类组织总增速在7%左右,其中基金会增速在三类组织中依然最快,但增速下滑,原因主要在于重监管严登记的政策设计,但是社会组织登记开放的总趋势不会发生改变,而且重点向基层倾斜。
2018年度中国志愿者总量约为1.98亿人,占中国大陆人口的14%。比2017年增长率25%。其中注册志愿者14877.88万人,注册率为10.66%;非注册类志愿者4932.88万人;活跃志愿者6230.02万人。活跃志愿者总数与全国人口总量之比,反映公众每年实际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口比例。2018年度我国从事有组织的志愿服务参与率为4.50%,比去年增长0.1%。
全国活跃志愿者在2018年度贡献志愿服务时间总计为21.97亿小时,比2017年度增加4亿小时,增长率22%。2018年度志愿者贡献总价值为823.64亿元。其中,注册志愿者贡献价值为187.51亿元,非注册志愿者贡献价值为636.13亿元。
(图片来源: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
2.3 政务服务和公益慈善的特点
(1)非盈利性
与其他行业不同,政务服务与公益慈善的主要目的是社会性的,而非实现盈利。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以商业成果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政务服务和公益慈善的考察维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没有商业压力,政府机构和公益机构的自我提升动力需要更加倚仗行政力量、公众监督、制度约束与技术规范。这无疑对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社会关注度
无论是政务服务还是公益慈善,向来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公众希望政务服务能够快捷、公平,希望公益慈善能够高效、透明,如果在政务服务、公益慈善中出现徇私、贪腐等负面行为时,会造成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公信力的巨大损伤。
3.政务公益痛点
近年来,我国的非盈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来讲,仍然难说尽如人意。以电子政务为例,2018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为0.6811,在全球参与排名的19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65,被分类为高EDGI国家。但该指标比起分类为EDGI非常高的国家差距明显,且纵向来看,从2003年到2018年,我国在该项指标上的进步并不明显:
(2003-2018年我国EDGI指数排名。图片来源:区块链+政务应用蓝皮书2019)
可见,在政务服务领域,我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公益领域,行业丑闻仍然是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最大阻碍。行业丑闻极大破坏了公益事业的公信力,而且这种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难以修复的。
3.1 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问题是影响政务服务效率的首要问题,同时也对公益事业有着不利影响。由于政务服务和公益事业都涉及多主体、多部门协作,在现有制度和技术框架下,数据孤岛现象广泛存在。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处在从整合型向平台型转变的时期,面临着数据孤岛、成本高昂、网络安全、效率低下、监管缺失等痛点,而数据孤岛无疑是这一系列痛点的重要产生原因。数据的无法互通,抬高了沟通成本,降低了协作效率,也抬高了监管的难度。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要求打通数据孤岛,但长期形成的数据孤岛,同样也要花费长时间和高成本进行打通。
政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产生原因除了技术原因、数据安全原因外,行政原因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因而,数据孤岛成为了横亘在政务服务面前的最大困难。
而在公益事业方面,数据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着公益事业的效率,尤其是在突发性、集中性的公益事件中。以本次新冠疫情为例,武汉作为相关公益捐赠的前沿阵地,大量的捐赠者、受助者、公益平台、资金和公益物资、中间渠道需要进行协调,非常考验其中的效率,而数据孤岛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3.2 不透明,公信力无法自证
对于政务服务与公益慈善事业来说,透明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目标。根据Gartner提出的5级数字政府成熟度模型概念,透明度和开放性是数字政府发展阶段的核心价值焦点。而对于公益事业,透明度则是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基础属性。
然而,在透明度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往所产生的负面事件,影响自证能力,从而减弱透明度建设的成果。例如,我们在过往的一些公益事件中可以发现,公益机构作出的数据公示,是可能因为人为因素或者工作失误失真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即使公益机构的透明度得到提升,公示了正确的数据,也无法有效自证自己所公示内容的准确性,从而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因此,透明度本身的提升,以及透明度提升之后的自证能力,这是相关机构塑造社会公信力,提升社会认可度所面临的两个难题。
3.3 公益无生态,无激励
目前,我国公益事业的管理普遍仍然存在着功能过于简单、生态建设粗糙、联动性差等缺点。以志愿者管理系统为例,现有的志愿者管理系统,往往只有基础的志愿者登记、志愿项目发布等功能,管理粗放,形式简单。
另一方面,系统缺乏对于志愿者的激励。志愿者的志愿行为虽然出自自愿,但并不代表志愿者没有合理范围内的需求与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而目前,对于志愿者的合理激励并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以及参与后所做出的贡献度。
另外,在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中,部分受助者并非因为疾病、身体缺陷等先天,或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而陷入困境,而是因为缺乏渠道、某些可以培养的素质而需要帮助,对于这部分受助者,公益活动更应该整合各方资源,将受助者纳入生态,通过生态内的渠道、技能培训、资源对接等方式,提升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简单进行不可持续的一次性救助。在这方面,公益系统的生态建设仍然较为初级,亟待提升。
作者:链博科技;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发送至邮箱:linggeqi@chaindd.com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