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与“存在体验”——Facebook能否解决元宇宙的两项最基本的技术?
摘要: 「传送技术」「存在技术」这两者解决的是“你能去哪儿”和“你怎么到那儿”的问题。
链茶速递是链茶馆旗下编译团队,关注区块链及加密货币领域最新动向,重点介绍国外的新观点、新风向。
来源:Medium
作者:Lance Ulanoff
翻译:Henzel
我最近一直在虚拟世界中畅游,不过并不是元宇宙里的那种,而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沉浸式空间」。
在这个沉浸式的空间里,你可以交友、参与各种活动,从一个场景(体验)传送到其他的体验,而且它还有着自己的经济体系。
这个虚拟世界同样是一个强大的社交网络,在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之初就已存在。
拿我自己来说,我并不会选择Secod Life这款游戏来行使社交网络的功能。因为这款游戏早已不能与15年前的盛况相比——那时诸如电路城(Circuit City)、日产这些公司还在搭建自己的虚拟商店、虚拟展厅,顾客可以在其中选购虚拟展品。
Second Life本应该成为元宇宙的,但最终随着Facebook、Instagram、Twitter,Snapchat和TikTok这类社交网络的兴起,还是不可避免地沦为小众人群的玩物。
我们谈论元宇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扎克伯格决定搭建自己的元宇宙——想要取得Second LIfe未能取得的成功。
Facebook是在2004年推出,但元宇宙和这种独立、不互通的社交网络不同的是,元宇宙应该是一种全新、无边界、开放、可交互的互联网。
扎克伯格在The Verge这档播客节目中宣布了他的构想,自此元宇宙这个构想就一直在他的讨论范围。
在近期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扎克伯格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讨论元宇宙,他是这样阐述心目中的元宇宙:
“元宇宙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存在感(即presence),就是你可以感觉到自己和其他人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空间的感觉。创作、化身、数字物品对我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方式构建会至关重要,同时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经济机遇。”
落实扎克伯格的这个构想是非常昂贵的,元宇宙的设想涵盖了你能想象到的现有的绝大部分技术,有新有旧:VR、AR、PC、智能手机及其他通讯技术、游戏手柄、社区等。
在新元宇宙的构想之中,有两项技术基本概括了扎克伯格版本的元宇宙,即「传送技术」「存在技术」这两者解决的是“你能去哪儿”和“你怎么到那儿”的问题。
扎克伯格称自己早在中学时期就曾有过这个构想,不过尼尔·史蒂芬森早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中就第一次提出了这个构想。
既然可以明确元宇宙不是什么新玩意,那么我们就必须直面挡在实现面前的阻碍,也就是更为真实的「传送」和「存在体验」的技术。
受物理定律和科技所限,星际迷航式的星际穿越我们仍然办不到。但是扎克伯格想要弄清楚实现「存在」体验最基本的实现方法。
在Second Life这款游戏中,我可以正常行走、飞以及任意传送,但这只是通过PC端获得的体验,我本人并没有身处游戏当中,只是看着自己的化身在游戏中与朋友聊天、互动。
而想要把Second Life的体验照搬到VR设备中需要动用非常多的技术手段。
Second Life和其他一些社群、体验丰富的沉浸式环境一样(动物森友会、我的世界),总会让玩家觉得少了一分真正存在于游戏的感觉。
用户的Facebook体验并不是真正的身在其中,仅仅是获取随机出现在首页的信息罢了——不管用户参与Facebook体验的程度有多深,用户本身并无法亲身感知这一切。
正如扎克伯格给Casey Newton解释的那样,他本人认为元宇宙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更深层的「互联网参与」,而是如何更自然的融入进互联网。
因此在扎克伯格的设想中,包含增强现实设备,将真实和虚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身处元宇宙的的玩家可以和佩戴AR设备的朋友进行互动。如果佩戴相应的触感设备,还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扎克伯格早前就已看到了自己元宇宙的设想和《头号玩家》这部小说的共同之处——
《头号玩家》是Ernest Cline在2012年所著的一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残破的世界,其中的居民选择到元宇宙来逃避现实,元宇宙当中提供虚拟且真实的体验,并且在触觉套装的作用下玩家也会有真实的触感痛感。
虚拟体验是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我对此深信不疑。借着扎克伯格雄心勃勃的计划和近乎自负的特质,他对把Facebook引向元宇宙做出了有益尝试,毕竟Facebook目前全球用户足有29亿之多。
Apple的全尺寸AR套装究竟是什么样的,没人知道,但根据目前的消息和Apple申请的专利来看,Apple的AR设备具有轻量化、外观科幻的特点,并且有助于实现更加自然、沉浸的体验。
Apple和Facebook亦敌亦友,但二者就元宇宙设想合作的可能性非常低。
实现元宇宙的设想同样需要开放发展模式,或者有像HTML这样的通用标记语言,把不同的社区整合到一起。因为用户在没有主钥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社区间的传送的,每个社区/体验也无法编译构成你化身的代码。
你传送到另一个体验之中后,之前预设的玩家信息,比如性别、外观等,以及先前拿到的成就、奖杯全部化为乌有,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回头看看Second Life和无数的同类型游戏,我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这些游戏没有一个可以做到互通,换个角度说,即使当下的社交网络之间也是独立的,在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上共享的信息资源是由访问权限,并且十分有限。
而且目前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也让数据共享成为了泡影(见Apple)扎克伯格的所设想的广阔、高效且无边际限制的数字世界因为现存的数据共享机制而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
尽管如此(或者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元宇宙还余息尚存,即使面临美国联邦政府采取反垄断行动,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将重振旗鼓,努力破除旗下平台之间的壁垒(Instagram,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Oculus)。
尽管Twitter、Google和Apple对其不屑一顾,Facebook还是会鼓励小型科创企业加入Facebook的元宇宙生态。
即使扎克伯格未能建立这个新的互联网,他的愿景也会对Facebook产生重大影响。
五年或十年后,社交媒体的体验可能会大不相同。
想象一下,无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就可以只需对着装配有麦克风的AR眼镜讲话,告诉语音助手自己要找健身操教练,片刻之后教练就出现在你身边并整装待发。
你和教练都不必亲自到场,但在虚拟时空中,你们二人依然能在一起互动。
作者:链茶馆;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联系微信:chaindd123。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