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微软全力进军元宇宙,明智还是冲动?
摘要: 有人狂热,有人质疑,你怎么看待元宇宙?
要数今年互联网热词有哪些?相信“元宇宙”一定能排上号。尤其是前不久Facebook公司更名为“Meta”一事,更是让这个概念彻底出圈,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
实际上元宇宙并非今年才刚刚冒头的新创词汇,它源自1992年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发表的科幻作品《雪崩》中“Metaverse”一词,并从千禧年开始,就已透过影视、小说和各类游戏等作品,向人们反复传达类同概念。
但直到今时今日,元宇宙才终于具备了被付诸实施的可能,引得行业巨头们纷纷布局。无论是社交媒体界“霸主”Facebook还是科技界“老大哥”微软都难挡其魅力。对此,业内人士也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Facebook改名Meta,小扎的元宇宙野心不小
今年7月,扎克伯格公开描述了他对元宇宙的愿景,并希望用五年左右时间将Facebook打造为一家元宇宙公司,之后还宣布成立了一个致力于元宇宙开发的团队。到了10月29日,在Facebook Connect 2021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发布会上,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官宣,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新名称正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缀。同时其公司股票代码将从12月1日起从“FB”更改为“MVRS”。此举直白得表明了 Facebook 在元宇宙领域的野心。
在发布会上,扎克伯格围绕元宇宙描绘了一个十分酷炫的未来世界。彼时, 现实与虚拟无缝切换,每个人都拥有与自己的数字替身,可以随时进入虚拟的元宇宙世界,并与真实或虚拟的朋友们进行各种娱乐、社交活动,比如看演唱会、运动、玩网络游戏以及远程工作参加会议等。
扎克伯格表示:“今天,我们通常被视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但是在我们(公司)的DNA中,我们是一家建立连接人们技术的公司。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而对于新名字的寓意,扎克伯格提到“meta”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超越”。对他来说,它象征着需要一直不停地建设出新的产物,翻开故事的下一篇。
实际上,据扎克伯格透露,他从六个多月前就秘密正式启动了重组计划。他表示,自从2012年和2014年收购 Instagram 和 WhatsApp 以来,就一直在考虑重新打造公司品牌。而这几年,Facebook似乎也一直在为进军元宇宙领域做“铺垫”,比如为内容创造者创造更多盈利机会,打造社群凝聚力相关功能,以及持续研究VR方面并加大了在硬件方面的努力。
比如去年,公司发布了最新的虚拟现实头盔Oculus Quest 2。今年8月份,Facebook推出名为 Horizon Workrooms 的虚拟现实服务,这种虚拟会议可以让使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像他们真正在参加一场工作会议一样。今年9月份,公司又宣布与雷朋合作打造可以录制视频的智能眼镜 Ray-Ban Stories。在今年大会上,公司还展示了一款尚在研发中的增强现实眼镜 Project Nazare.
可以说,改名后的 Facebook 不再局限于社交,全新的 Meta 将公司的应用和技术整合到一个新的公司品牌下,其重点是让元宇宙变得生动起来,目标就是脱离社交这个领域,要建立一个数字虚拟新世界。它将在社交、游戏、工作、教育等各个领域发力,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扎克伯格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元宇宙将有10亿用户,拥有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工作岗位。而在元宇宙达到规模之前, Meta 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数十亿美元。
微软布局元宇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备而来
继 Facebook 更名 Meta 后,微软也不甘示弱,在11月2日举办的 Ignite 会议上宣布,推出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解决方案,也就是将微软的混合现实平台Mesh融入到视频会议工具Teams中,允许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加入协作和共享全息体验,实现加入虚拟会议、发送聊天、协作处理共享文档等更多功能。
Mesh for Microsoft Teams可以预建一系列的沉浸式空间,支持会议和社交活动的各种环境,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动画化身参加会议。这一软件的推出也意味着,微软正式成为元宇宙领域的“头号玩家”之一。 此外微软Mesh首席产品经理凯蒂·凯利表示,微软实现元宇宙是从人类体验开始的,所以存在感、与人交谈、眼神交流和反应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该软件目前正在测试中,预计到2022年这一平台将上线。到时候,用户可以使用微软的MR头显HoloLens或VR、AR头显设备进行体验,而没有配备相应设备的客户也可以体验2D的内容。该软件的第一个功能是具有数字化身的 Microsoft Teams 聊天和会议程序版本,也许过不了多久,人们就能在微软打造的元宇宙里写Word、做PPT了。
尽管这是首次宣布进军元宇宙,但实际上早在2017年,微软便收购了VR 社交公司“AltspaceVR”,并希望打造成为全球最优秀的混合现实社区。据相关数据表明,微软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超过1600件与“AR/VR”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有效专利69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710余件。这些举措也似乎表明微软将从AR/VR领域正式探索元宇宙的世界。
此外,除了在元宇宙中办公,微软也透露称未来 Xbox 游戏将加入元宇宙计划中。Nadella 表示,《光环》系列、《我的世界(Minecraft)》、《微软模拟飞行(Flight Sim)》都可以是元宇宙,但重点是如何将它们从 2D 带到一个完整的 3D 世界。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欧洲网络峰会上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所有科技巨头都会进军元宇宙,Facebook、微软、谷歌和苹果等公司都可能开发各自的版本。史密斯认为重要的是不要让炒作掩盖了长期的技术趋势:“我认为元宇宙会非常大,且非常重要。它必须能保护隐私和数字安全,并防止虚假信息和操纵。我们都在谈论元宇宙,仿佛我们要进入某个新的维度。但这并不像我们死后要去的天堂。我们仍将与人一起生活在现实世界里。”此外,他呼吁在元宇宙的开发过程中保持协作,以促进互操作性。
Meta&微软入局元宇宙,业内反应不一
随着 Facebook 官方披露越来越多与元宇宙有关的细节,让不少支持者兴奋地表示“元宇宙已来”。然而,抵制或怀疑 Facebook 的声音也有不少,尤其是业内人士的观点更引起大家的关注。
首先,CoinDesk发表分析文章《Facebook以其荒谬的更名再次窃取加密创意》。文章称,扎克伯格关于元宇宙的愿景与区块链行业首次提出的开放、可互操作的愿景几乎没有关系。尽管Facebook的在线虚拟现实(VR)将有某种形式的NFT集成,但更广泛的愿景并不是扎克伯格提出的。CoinDesk作者还提到用户隐私、垄断、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并最后总结称,Facebook正在建造的元宇宙是数字版本的地狱。
前谷歌CEO Eric Schmidt 也同样对Facebook能否成功构建元宇宙表示怀疑,并且认为Facebook的元宇宙对人类未必是最好选择。在接受CNBC“Squawk Box”节目采访时表示,他说道:“我期待着元宇宙的出色创新,我已经等了大约三十年,但至于Facebook是否会建立它,我不知道。” Eric Schmidt还表示,他会继续用Facebook,而不是用“Meta”来称呼这家公司,就像其他人称Alphabet为“谷歌”一样。在谈到元宇宙监管问题时,埃里克·施密特说道:“我们需要弄清楚元宇宙监管,但现在我觉得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监管这一领域,我认为今天的监管机构没有正确的表述,甚至没有如何讨论这个问题。”
而在HTC中国区总裁汪丛青看来,元宇宙的构建,有着丰富的技术逻辑,包括底层技术、交互层、去中心化系统、空间计算层、开发工具、搜索层、体验层等七层技术,每一层都做扎实才能有真正完整的元宇宙。汪丛青认为,Meta 对于元宇宙的推动是将其视为一个产品、一个系统,采用了封闭和掌控式的思路来发展,而不是当作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需要开放思维、互操作性、隐私保护,需要丰富而开放的产业生态。
比起对于 Meta 打造元宇宙的质疑观点,微软却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各界对其的看法。相比 Meta 的市值蒸发,截止到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 微软公司市值一举突破2.5万亿美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为美股之首,高于苹果公司约400亿美元。微软市值的突破,似乎释放了一个更积极的信号,无论是从企业级应用还是从消费级应用进军元宇宙,都将给产业界带来更务实、更明确、更具发展信心的示范效应。
元宇宙的定义以及它包含的内容因涉众而异,但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除了Meta 和 微软,许多与元宇宙相关的公司都在默默发力,国内诸如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也是动作频频,甚至引发“元宇宙”商标抢注。可以说,科技巨头们在元宇宙方向上的“神仙打架”几成定局,也许在比预想中更近的未来,我们就将先进入元宇宙的世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作者:木星区块链;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联系微信:chaindd123。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