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Lens Protocol,还有哪些 Web3 社交图谱协议值得关注?
摘要: 虽然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平台无法再对用户的数据进行篡改的问题,但这并未给用户带来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
文章来源:比特引力
前 言
最近 Lens 比较火爆,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写关于 Lens 的教程,听说是明牌空投,加上它是 AAVE 团队身份的加持,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当然,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 Lens 的教程文章,我们觉得还是写一篇跟 Lens 有关的话题,带大家了解 Lens 所处的赛道或许更有意义,并给大家介绍几个同赛道的项目。
Lens 所处的赛道是有关于「Web3 社交」的,聊到 Web3 ,必然要聊到 Web 2,毕竟任何技术上的迭代,或者新概念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目前 Web2 存在的问题,否则也没有意义。
所以本篇文章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解社交图谱的概念以及 Web2.0 社交图谱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讲 Web3.0 的解决方案以及目前比较热门的三个社交图谱协议,全文大概 6000 多字,阅读大概 10 分钟。
社交图谱概念
一提到社交或者社交网络这个词,我想大多数人脑子里想起的则是「Facebook」「Twitter」「微信」这些社交应用,而对于这些社交应用,有个概念大家得去理解——社交图谱概念。
从用户在这个社交平台注册登录并使用的那一刻起,社交平台便会开始记录这个用户的行为轨迹,记录他通讯录里好友,在这个平台创作的内容,浏览过的内容,与其他人的互动甚至聊天记录的关键词,平台会根据这些信息以用户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社交图谱。
这个图谱里,会包含着用户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以及人物习惯甚至宗教信仰,平台根据这些图谱数据,就能大致勾勒出这个用户在生活中的形象。
这就是社交图谱的概念。
Web2社交图谱及其问题
社交图谱是每个社交平台最核心的部分,每个在线社交网络都有关于社交图谱组织的特殊性,它们会根据平台自身的特点和用户采取不同的框架和规则围绕着用户来构建社交图谱数据。
比如 Facebook 为用户的朋友家人提供一个更亲密的空间,而 Twitter 则是给陌生人之间提供一个发表个人意见、交流热点话题的平台,这也使得 Twitter 成为如今最具新闻传播性的平台;Linkedin 则是在职场人脉之间建立人脉关系图谱并以此进行互动,反过来,这些特殊性也成了这些平台保持用户黏性的最佳手段。
那这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数据割裂」。
我想你应该也有这样的体验,每当市场上出现一个热门的社交应用时,用户必须得从头开始,重新注册一个社交账号,并从零开始在新平台上添加关注社交好友,并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交图谱,这对用户来讲,其实是挺花时间精力的一件事。
由于每个平台的社交图谱数据都是独立的,这意味着每当用户从一个社交平台跳到另外一个新社交平台时,没办法将自己搭建好的关系图谱移植过去,这在体验上会给用户带来一种割裂感。
其次,它一个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等多方学科的问题——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加上算法的推送,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用户活在这些拥有社交图谱数据的平台监视下,并通过算法影响着用户的隐私及其政治取向,这便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即在委托人(用户)跟代理人(比如 Facebook)在双方利益不同且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冲突问题时,委托人无法确保代理人始终以用户最大利益行事。
目前,每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形成的社交图谱数据都被平台所属公司或者国家控制着,它们甚至可以监视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并利用算法进行干扰,甚至有些用户会因为不当言论而被封号,一些平台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用户的社交图谱数据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极大的侵害着委托人(用户)的权利跟利益。比如 Facebook 这家社交巨头,曾因为侵犯用户数据隐私问题涉及多项诉讼指控,最有名的案例则是在2015年,由于 Facebook 在其照片标记功能中使用了面部识别技术,这项功能允许用户在他们在上传到 Facebook 的照片中标记好友,创建指向好友个人资料的链接,而平台却未经同意扫描用户上传的面部图像,此举违反了伊利诺伊州的《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
由此,160万名受影响用户的代表向法院提起了集体诉讼,最终,根据美国当地法院的和解判决,法院同意Facebook向约 160 万名用户支付共 6.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2 亿元的赔偿费用。这只是一个案例,大多数 Web2.0 的应用都存在隐私数据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用户无法对其数据进行掌控,这些社交平台因为底层技术结构的「中心化」支持,用户的社交数据都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上,只有平台公司才有控制权限。
从 Web3.0 走向 Web3.0
所以是干掉中心化的平台?
并非如此,我们依旧需要一个中心化的平台来给用户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提高用户体验,所以其核心还是在于社交图谱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身份的创建。
在 Web2.0 网络中,用户是通过手机号、邮箱等注册方式来获得一个身份,但这些身份掌握在平台手中,而非用户手中,平台使用用户的数据无需通过用户的授权便可获取,从而对其进行更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用户创建身份、内容以及社交关系等这些数据开始,其更改这些数据的权限就在用户手中,除用户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进行篡改。2009 年,中本聪所创建的比特币的问世则带来了这种可能性,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技术手段保障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所创建的区块链技术则让大家看到了数据掌握在用户手中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保证其难以篡改,引领着互联网从 Web2.0 走向 Web3.0。
Web 3.0 网络中,区块链地址成了唯一标示用户身份的信息,用户的身份、内容、数字资产、链上行为都跟这个地址关联。虽然链上数据都是公开的,任何平台都可以通过爬虫爬取这些公开的信息,但并不能对其进行更改,只有拥有这个地址的私钥的主人,才拥有这个地址数据的控制权并对其进行更改,比如建立起跟用户关联的身份都掌握在拥有私钥的用户手上,而不是平台。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用户在 Web2.0 的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用户所创造的内容虽然跟用户身份相关,但并不属于用户,Web2.0 平台可以将其所创作的内容进行更改,对这些内容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在平台手上。而在 Web3.0 的世界中,由于每一个地址都有对应的私钥,如果我用一个地址进行内容创作,只有拥有这个地址私钥的用户才能对内容进行更改,还可以将其 Token化/NFT 化,也可以设置哪些人可以看哪些人不能看,而且这些设置只能由拥有私钥的人进行更改。
如何构建Web3.0社交图谱?
虽然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平台无法再对用户的数据进行篡改的问题,但这并未给用户带来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 Web3 的用户依旧需要依靠 Web 2.0 的社交应用来沟通并建立联系,即使是 Web3 的项目方,也是需要回到 Twitter、Discord 甚至微信等 Web 2.0 这样的中心化平台来积累粉丝获取用户。所以,如何建立起用户之间的「去中心化社交关系」从而构建一个 Web 3.0 的社交图谱?
接下来我会结合与社交图谱相关的三个基础协议,即 Cyberconnect、Lens Protocol 、Relation 来对 Web 3 社交层展开进一步探讨,这三个协议的目标都是希望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协议,他们不是社交软件,也不是公链,而是对所有人开放访问的 Web3.0 基础设施。这三个协议都聚集于将社交图谱的数据所有权交还给用户,使其成为用户个人的便携式资产并进行数据变现。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讲,可以通过这三个协议的通用数据层,轻松集成到自己的Dapp中,无需再构建自己的社交图谱数据库,从而节省开发时间与精力。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me先来聊聊 CyberConnect,Cyberconnect 于 2021 年创立,它是该赛道中目前生态最丰富的社交图谱协议,其社交模块也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关注按钮」和「关注者列表」组成;用户可以通过 Follow 按钮进行相互关注,以此建立用户彼此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CyberConnect 还会通过 Ceramic 的数据库服务进一步对其他 Web 3 应用平台的身份数据进行验证和索引。
CyberConnect 用户主页比如通过 POAP 平台获取该地址拥有的 POAP 徽章记录,通过 Galaxy 来获得用户的链上标签,通过 Mirror 来获得该地址所创作的内容等等,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 IPFS 上,能让用户使用一个通用的区块链地址来存储所有与个人相关的社交信息,当这个地址登陆集成了 CyberConnect 的 Dapp 时,就能在 Dapp 中同步与这个地址相关的所有内容,这极大降低了用户切换新平台的成本,面对众多 Dapp,用户只需要维护 CyberConnect 上的社交图谱数据即可。
对开发者来讲,他们只需要将 CyberConnect 集成到 DAO、去中心化订阅、链上浏览器和区块链游戏等中,就能让 Dapp 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统一身份参与不同生态,同时,也将用户的数据反哺给 CyberConnect,使得 CyberConnect 的数据更加多维度。
CyberConnet 生态应用——UniPass V3 界面
另外基于 CyberConnect 上的关注模块,它还开发了一个消息系统,允许用户直接向 ENS 或者以太坊地址发送消息,比如 CyberConnect 发布的 Cyberchat,这让用户实现在各种去中心化协议和 DAO 中进行社区管理。仅需连接钱包就可以显示用户资料,而不是借助 Discord 这类 Web2.0 平台。
Cyberch.at不过目前 CyberConnect 并未开放,用户只能通过邀请码进入或者加入 Waitlist 在未来进行体验,所以用户真实的体验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CyberConnect 用户数据
目前 CyberConnect 支持 ETH 跟 SOLANA 两条链上的地址绑定,用户数达到了 148w,集成应用程序访问的人数达到了 186 万,可以看得出来, CyberConnect 在朝着多链多地址的方向发展,能让用户在不同公链上拥有自己的社交图谱数据,这也能让 CyberConnect 的图谱数据更加多维度。
Relation
来自 relationlabs.ai与采用 Ceramic 数据服务的 CyberConnect 不同,基于 Dfinity 开发的多链社交协议 Relation 则是自己独立编写了一套数据库——Relation Graph,并通过其独立开发的产品 Relation One 来完成 Web3.0 社交图谱数据的索引和构建。
Relation Graph 可视化图谱数据Relation Graph 是 Relation 针对开发者提供的最核心的一项服务,相比于 CyberConnect 来讲,由于数据库是自己搭建的,所以在产品技术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更能满足开发者的需求。
Relation One 用户主页对于身份数据的验证和管理, Relation 则是通过 Relation One 来完成的,我们可以从某个地址主页可以看到,整体上跟 CyberConnect 看上去相似,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比如用户可以通过 Relation One 添加 Metamask、Internet Identity 或 Polkadot 等多链地址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就可以并索引对应的数据并集成到统一的界面,而无需像 CyberConnect 那样进行主网切换,这在用户的便利上很有帮助,对开发者来讲,降低了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 Dfinity 底层的 Canister,Relation 在隐私数据保护这块也提供了支持,它给用户创建一个私有的数据空间,并确保存储的数据在基于去中心化网络下而不用担心别人在链上看到个人数据,并声称用户数据不授权,任何 DApps包括协议项目方都是拿不到的。
Relation Club & Relation One 聊天工具
另外,比较有趣的是,Relation 通过 Relation Graph 提供的索引数据构建了兴趣图谱,为一群兴趣爱好相似的人提供 Club 服务,比如一个用户持有 BAYC NFT,用户则可加入这个BAYC Club,并且通过 Relation One 的聊天系统进行沟通,这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社交体验。
这样,开发者可以将 Relation One 集成到自己的 Dapp 中,不仅能更加直观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还能用其聊天等社交功能进一步增加社区的用户黏性,并扩大用户群体。
Relation 用户数据截止到目前,Relation 已支持以太坊、波卡、BNB 等 5 条链,社交节点达到了 54 万 个,集成应用程序访问的人数达到了 251 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交图谱协议。
Lens Protocol
lens.xyz
在一开始我也提到 Web2 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并无法真正拥有这些平台上的内容所有权,而 Web3 的社交图谱数据则为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希望,它为许多人提供了可以控制我们的内容以及如何被使用的权利,基于这点,我们来介绍下最近热门的社交图谱协议 Lens Protocol。
Lens Protocol 是 Polygon 上基于 Web3 智能合约的社交图谱协议,由 AAVE 团队开发的,让创作者拥有自己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无许可、可组合以及用户所有的社交图谱。与 CyberConnect、Relation 一样,用户拥有的数据可以带到任何基于 Lens 协议构建的应用程序中。但 Lens 并非完全通过对 Web3 的数据索引而构建用户社交图谱,而是让用户在它的协议上从零开始进行搭建,包括社交关系、内容创作以及其他内容的历史记录等等这些社交图谱数据,并最终都会集成到一个 NFT 中,以此实现用户对这些数据真正拥有所有权。
Profile NFTs 主页这类 NFT 被 Lens 命名为「Profile NFTs」,它是 Lens 协议的最主要功能,简单来讲,它是指用户的个人资料 NFT,包括用户生成的所有帖子、Mirror文章、评论和其他内容的历史记录,单个地址可以拥有个人资料 NFT,因为NFT可以进行转让交易,所以一个地址可以包含多个 Profile NFT, 并且能通过多签钱包由 DAO 拥有和运营。当用户登录某个集成 Lens 协议的 Dapp 时,就可以同步个人资料 NFT 内的所有资料。如果用户更换了地址,用户也可以将 Profile NFTs 进行转移。
Lens 协议的 7 个模块与传统社交平台一样,Lens 也具有很多社交的功能,比如Post(发帖)、 Follow(关注)、镜像(转发、引用)、评论、点赞、收集,但 Lens 将其分别进行模块化,用户可以对这些模块进行设置,最终用户的这些社交记录都会保存在用户的 Profile NFTs 。
Follow(关注)模块设置就拿 Follow(关注)模块来讲,用户可以在创建资料时对关注模块进行设置,比如如植入「收费」关注或者「订阅」关注机制等,也可以不设置,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关注。
Opensea 上的 Follow NFT当用户关注某人时,就会获得 Follow NFT,这些 NFT 具有稀缺性和独用性,它们中每一个都有独特的令牌 ID,ID 需要根据关注顺序递增。Follow NFT 可以很容易筛选出一些早期支持者,它甚至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也某个创作家可以直接通过粉丝的 Follow NFT 属性开通一些福利、权限等通道,DAO 也可以通过 Follow NFT 的属性来优化治理过程。比如在某项提案上只允许前 100 个 ID 参与投票等等。
而对于 Post(发帖)、镜像(转发、引用)、评论这三个模块,Lens 将其归为为 Publication 出版物来以此作为 Lens 协议的命脉,它链接各个主要功能和模块。出版物有一个 Content URI,它指向出版物包含的特定内容,比如文本、图像、视频或其他任意内容,这些内容存储在分散式协议(IPFS/AR)或者集中式存储提供商(AWS)。
lenster 社交平台模块设置而对于 Lens 的收集模块,它可以使任何人都可以根据发布者设置的价格跟时间限制来收集内容,当用户收集内容时,会调用收集模块,与关注模块不同,收集模块在内容发布时设置一次,并且在发布后不可更改。所有 Post (发帖)都必须附加一个收集模块,收集模块还允许其他用户将 Post 铸造成 NFT,该 NFT 会引用原始 Post 的 URI,并支持 NFT 和交易,它可以为创作内容实现更多价值,比如创作者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并设置一个付费的收集模块供用户付费阅读或者下载源文件,来实现内容变现。但由于 Lens 是基于 Polygon 上开发的,且目前只支持 Polygon,这会导致其集成的数据比较 CyberConnect、Relation 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非 Polygon 链上的 Dapp 来讲,可能无法对其模块进行集成,当用户跨链时,所以在体验上依旧会有「数据割裂」的感受。
「Profile NFTs」持有地址数目前拥有 Lens 「Profile NFTs」的用户只有 3 万多,但它并未对公众完全开放,只能等官方开放以公开信签署的方式来mint一个「Profile NFTs」,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在这里进行介绍,网上有很多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以上就是 Web3 社交图谱以及三个协议的基本介绍,这三个协议有着共同的愿景,都致力于将社交图谱的所有权交还给个人,并将整个社交系统、用户和开发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比如 CyberConnect 受益于以太坊生态且具有先发优势,是这三个应用用户最多且生态应用最为丰富的协议;Relation 则受益于 Dfinity 的底层特性能让用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且由于数据库是独立开发的,在 Dapp 上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更好,在跨链上更具优势;而 Lens Protocol 则更偏向于创作者内容的所有权,且结合 NFT 的应用使得创作者拥有独特的社交体验。这三个社交图谱协议你最喜欢哪个社交图谱协议呢?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