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做下一代互联网的先行者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机构得得号

Feb 01 BSN致力于改变目前联盟链局域网式应用的高成本问题

摘要: BSN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互联网上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公共层,将分布式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下一代互联网。

随着分布式技术应用的推广和普及,以及商业场景和数据交互的日趋复杂化,多信息化系统之间形成多方分布式系统的需求越来越明确,未来的互联网上将会出现无数开放、透明的分布式网络环境(多方网络),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互联网上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公共层,将这些分布式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下一代互联网。

我们先后录制了多期视频,对BSN的理念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内涵加以阐释,以期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BSN为之努力的事情,并加快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进程。以下是最新的一期视频及文字整理,为便于阅读,文字部分有所编辑修改。

BSN一直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本次讨论的题目也是关于BSN如何促进和引导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定义还在讨论中,“下一代互联网”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但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的本质是非常简单的。

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是传输数据。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各种应用程序、人工智能等都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但这些并不是互联网本身。数据存储和计算其实都是在服务器、手机、电脑、数据中心等设备上进行的,互联网实际上就是连接这些设备并进行数据通信,这和电话网络类似,只不过互联网传输的是数据包,而不是语音。

BSN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定义就集中在数据通信这个核心上。包括当前去中心化、多方计算、广播式传输等技术发展趋势,本质上都是构建了更高效的数据通信逻辑。以BSN的核心理念看来,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仍然是数据通信,只不过数据通信效率和逻辑有了更大的改进,基于这种更优的数据通信逻辑,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多方数据管理和多方应用交互。

回过头来看,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可以分为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的Web1、Web2和Web3,这条主线指的实际上是互联网上的内容及其生产方式。

Web1是网站产生数据供用户浏览,Web2是用户生成内容,Web3的核心在虚拟货币行业看来是数据价值以及价值的转移,而我们认为站在内容这条主线上,Web3应该是由AI生成内容。未来互联网上的大量数据,都是通过AI生成、汇总、提取,然后再输出到各种应用端。随着过去一年AI越来越流行,人们对此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未来互联网上的内容发展必然朝着这个方向演变。就技术演进而言,目前看来这一条主线是非常清晰的。

第二条主线与元宇宙相关。我们一直也讲,元宇宙代表着互联网上内容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的演进。

互联网上最初只有简单的文本内容,从最初的DOS命令行界面,到1992年浏览器的出现带来了图片和格式化文本,再然后是各种动态内容,从GIF动图、Flash、视频流媒体等,一直到今天,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富媒体内容。

与之一同演进的是互联网的终端设备,从电脑显示器到智能手机,再下一个阶段就是元宇宙。元宇宙的终端设备是3D的,通过头显、眼镜等设备,以裸眼3D或其它形式,使互联网上的内容以更加接近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渲染效果像真实图像一样逼真。所以第二条主线指的是内容如何呈现,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在也有着比较清晰的演进方向。

第三条主线就是互联网的数据通信逻辑。互联网在严格意义上被视为一个网络始于1969年,在那之前,虽然早在1945年就有最早的计算机雏形出现,但还谈不上网络。1969年ARPANET的诞生被视为是互联网真正出现的开端,当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中心两点相连,后来又陆续接入十几所高校,以及一些国防系统。

从1960年代、1970年代开始,各地开始建立自己的局域网,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建设内部网络,到1980年代中期,部分网络通信协议统一成标准,各个局域网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互联网。1992年浏览器问世后,令终端用户也能轻松上网。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成为主流,移动互联网让更多人能够低成本上网,全球互联网规模和用户数量开始以几何级数上升。

可以看出,自1969年诞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才逐渐成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样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数据通信逻辑却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始终都是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点对点连接,一个作为数据发送方,另一个作为数据接收方。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比特币的出现,才发生了重大变化。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将其作为一种支付工具,但它最大的意义是模拟出了一个高效的多方系统。不同于互联网到今天为止的点对点通信,比特币的底层逻辑是一种新型的多方通信网络,能够带来通信效率的极大提高。

这种变化就像从一对一的电话到电话会议系统。如果有10个人,希望通过一对一的电话沟通就某件事情达成共识,就需要打很多通电话,因为每次只能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但是如果这10个人加入到一个电话会议中,可能只需要20分钟的讨论就可以达成共识。

比特币初步实现了一种IT系统之间的新的数据通信逻辑,打一个形象的比喻,比特币让IT系统之间可以进行“电话会议”,仍基于互联网,但IT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点对点传输变成了广播式传输。

这种广播式传输在某些场景下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数据通信网络,而基于这一数据通信网络,能创造出更多的应用逻辑与应用场景。例如整个虚拟货币体系就是建立在高效的多方数据通信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够高效达成共识。

因此,我们认为,互联网的第三条主线,即数据通信逻辑正迎来一次重大变革,原有的点对点数据通信变成了多方数据通信。BSN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多方数据通信,互联网上会产生一个新的公共层,它将赋予下一代互联网新的定义和更丰富的内涵。

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可以把这个新的公共层叫做Web3,与现在的Web2区分开来。但我们还是倾向于称其为点对点数据通信的互联网和多方数据通信的互联网,或单方系统互联网和多方系统互联网,或私有层互联网和公有层互联网。无论名称是什么,无疑都将拉开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

从整体架构上看,我们认为传统互联网和新出现的这一层互联网是并行关系,它们互为补充,而不是一层取代另一层的替代关系。如图中所示,二者从下往上是类似的架构:

最底层都是云平台层,现在大多数IT系统都是搭建在云上的,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这层主要管理资源、虚拟机、操作系统等,传统互联网上这一层就是AWS、阿里云等,我们BSN所做的事情也是在这一层。在传统互联网中有一个比较通用的云软件叫VMware,而BSN的软件就可以类比为是一个服务多方系统和分布式网络的VMware软件。

第二层是虚拟机和实例。第三层是实例上的操作系统,在传统互联网上就是Windows NT和Linux,它们服务于单方系统;但是在新的这一层互联网上,一个应用部署在多个实例上,甚至可能分布在不同国家的云上,传统的操作系统无法处理,就需要有新的操作系统。在BSN看来,当前阶段,区块链就是一个最原始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第四层是在操作系统上搭建应用。对于传统互联网而言就是单方系统,一个IT系统自成体系,可以是一个网站和它的后台系统,或一个APP和它的后台系统,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单独一方就可以关闭整个系统。

而在新的一层互联网上,相对应的则是多方系统,由权利几乎完全对等的多方共同搭建和管理,任何单独一方都无法关闭整个系统,或者任何一方退出,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存续和正常运行。

最上面一层就是各种应用,在传统互联网这一边,是基于网站的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或基于APP,例如微信上的各种应用等。而在新的一层互联网上,是基于多方系统的各种分布式应用,目前来说就是各种区块链及相关应用,例如以太坊上的各种应用,包括分布式身份、数字货币等。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把当前的传统互联网称为第一代互联网,新的一层互联网称为下一代互联网,那么第一代互联网上有多少个网站,下一代互联网上就会有多少个我们称其为“多方网络”的存在,多方网络实际上就对应着现在的区块链。与每个网站上都会有很多应用一样,每个多方网络上也部署着许多应用。

不同的是,网站是由单独一方进行管理,而多方网络则是由多方管理。可以是两方,也可以是更多方,甚至可以完全开放,允许任何人加入管理,只要经过当前的所有管理方一致同意。

所以我们预计在下一代互联网上,会出现数以亿计的多方网络,正如第一代互联网上有数亿个网站一样。

这两代互联网不会互相取代,而是互为补充,选择使用哪个互联网完全由业务场景需求决定。单方系统依然会存在,就像有时两个人之间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如果多个机构需要高效协作,那么加入一个多方网络将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就像前面的例子中所说的那样,10个人共同加入一个电话会议。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像第一代互联网上不可能只有两个最大的网站一样,下一代互联网上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多方网络。对于同样的业务需求,可能会存在数百个多方网络,这些多方网络互相竞争、优化,有的多方网络会被淘汰,有的多方网络会生存下来,最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多方网络。

我们之所以把它们称为多方网络,而不是区块链,因为区块链只是对应着一些特定场景的具体应用。而组成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际上是无数个数据通信网络,是否需要像区块链一样使用虚拟机、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也完全是由业务需求来决定的。

因为下一代互联网上会存在大量多方网络,而这些多方网络都由网络节点组成,有的多方网络可能只包括两个网络节点,而也可能会有一些多方网络,甚至包括上百万个网络节点,因此未来也会存在无数个网络节点。这些网络节点需要运行在各种设备上,于是就需要有全新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云管系统,来支持这些网络节点,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多方系统的运行。

BSN所做的,就是在云平台层定义下一代互联网基础架构,同时对操作系统层持续进行优化。可以预见,未来很多数据会从中心化的单方系统中转移到多方系统中,因为这些多方系统能够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公共网络环境,并且能够保障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我们现在对这一发展方向有近乎100%的确信,而随着我们不断推进和实践我们的理念,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海外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云服务厂商,对我们的理念表示认可,这也证明了我们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然而,互联网从1969年诞生到1995年大规模商用,经过了26年,再到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让几乎所有人都在使用互联网,又经过了15年。下一代互联网什么时候可以商业化应用仍然不得而知,尽管我们认为不需要再经过20年的时间,并坚持着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持续进行大量投入,专注于底层技术的打造,但对于BSN来说,因为目前所做的许多基础工作未来可能都会开源,无法转化成商业化成果,因此仍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所以今天再次阐明我们的理念,还是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公司和科研机构能够加入我们的工作,与我们一起推动科技发展,共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作者: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凡“得得号”文章,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由投稿人保证,如果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得得号平台发布文章,如有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内容,请广大读者监督,一经证实,平台会立即下线。如遇文章内容问题,请联系微信:chaindd123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