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九):为啥精英看到Libra就窝火?因为自己饭碗不稳了!

孙副社长
孙副社长 得得号

Aug 05, 2019 数字经济学者与讲师,多家机构的区块链特约专家和分析师。

摘要: 货币数字化的意义,本就远不止于货币金融方面。

​绝大多数的币圈人可能都不会想到:由Facebook所引领的这场数字货币热潮,其余波竟然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尽管这一项目的相关细则还不太清楚,但目前无可否认的两个事实是:首先,Libra给整个行业所带来的突破更多的是在舆论推广、而非技术与应用革新上;其次,Libra所带来的这场舆论风暴远远超出了业内的预期,不仅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而且覆盖范围涉及到全球绝大部分金融机构。直到现在,由其所点燃的“中国央行数字计划”以及“沃尔玛加密货币行动”,仍然占据着区块链行业、乃至是整个财经版块的头条。

为什么Libra作为讨论话题的热度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区块链行业,一个热点持续两天算是正常水平,持续两周就已经相当了不得,至于持续两个月,则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对于这件事,我们稍经复盘梳理便不难发现,主要还是因为在Libra发行与推进的过程中,太多自带流量的的精英人士在一这问题上不断发表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添薪助燃”的作用——从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们发声、再到特朗普的推特抨击、以及后来美国国会的审查、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500强常年榜首沃尔玛的奋起直追,上述行为,生生的把Libra钉在了热搜榜上,想摘都摘不下来。

图:Libra头号推销员:特朗普

但是问题在于,精英阶层对于Libra的兴趣怎么会这么高、以至于他们一夜之间仿佛全都变成了货币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毕竟,很多相关研究已早有定论: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同,Libra并不是一个有着理想收益率的投资标的,更不会让人一夜暴富、在短时间内穿越阶层。那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像Libra这样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会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现有的金融乃至是经济格局,导致精英阶层业已习惯的经济秩序受到影响,最终直接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冲击。

一、移动支付的重要约束: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像天秤座这样的区块链货币,都是非常符合货币发展的大趋势的。别的不提,单说前端的形态方面,货币的发展方向本来就是越来越轻量化和便捷化。也就是从早先的实物形态和金属形态,发展到后来的纸币形态和数字形态。对于这一点,很多朋友应该都心领神会,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的日常生活工具。而其要比纸币方便多少,更是无需多言。

但是,很多朋友可能没有想过,为什么像移动支付这么便捷的应用,一直以来仅仅是在中国境内“自销”,而并没有在其他国家得到大面积普及呢?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源于体制因素、而并不仅仅是其他国家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因素。毕竟,虽然阿里和腾讯的海外业务近些年也在逐步推进,但移动支付这一王牌业务、仍然没有随着它们的脚步在其他国家大面积的铺开。

为了保持本文主题聚焦,此处对移动支付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与很多人所想象的不同,移动支付的普及与推动,其实并不仅仅是阿里和腾讯这类科技公司产品研发团队的功劳,传统商业银行的协助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后者多年来铺设的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允许移动支付应用接入其接口,第三方支付工具大概率是要碰壁的,就好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但是,为什么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态度,会从最初的抵触、变成后来的合作?除了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技术发展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像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大型科技企业,在信息监管方面与相关部门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同时,中国的商业银行又主要是以国有资本为主,而2012年后,中国经济又开始谋划从“重化工业”向“高科技”开始转型,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开始出面对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亲儿子”进行协调,使得原本难以合作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商业银行,愣是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这其实就是除中国之外、很多国家没能实现移动支付等一个重要因素。不是说当地用户不想,也不完全是国外科技公司的技术条件不允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地的商业银行和支付企业因为没法站到一起,这有可能是主观上因为银行抵触、政策无法协调而不开放接口、也有可能是因为客观上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备而难以铺开。如此一来,提升货币的数字化程度、就成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未竞梦想。出境旅游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印象,不少国家在支付时,还在使用现在看来十分传统的纸币和硬币,或者是要带着信用卡这种相对比较“专用”的支付工具,而不是像手机这种“通用”的支付工具。

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Libra型货币或掀起新一轮产业转型

但是,像Libra这样的区块链货币的出现,一下给了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支付企业一个弯道超车、快速实现移动支付的机会。众所周知,在区块链上开设钱包账户地址是非常容易的,同时,用户账户的变动也不像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银行那样,需要调动非常多的资源来进行这件事情——没错,看似非常简单的移动支付,其实是有着很多的商业机构来支撑着这项工作的(为避免弱化主题,此处暂不展开叙述)。

换句话说,对于这些国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他们现在在货币数字化的道路上,通过区块链技术,一下就把自己原本最短的那块木板(与银行之间的协作)给补强了:如果说他们过去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时候,既要跟监管机构打交道,又要摆平商业银行的话,那在“资产尽皆上链”的理想状况下,只要摆平监管机构这边就可以了。可以断定,如果像Libra这样的数字货币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并落地的话,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移动支付在国外将会有一个非常迅猛的发展。

在这里就需要说明一点,移动支付本身给这些国家所带来的影响,其实要远远高于“支付”这件事情本身,因为价值的自由快速流通,实际上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举个例子,如果没有电汇转账技术的话,现在风靡全球的电商在当初肯定是无法崛起的。毕竟你不可能给卖家用信封把钱邮过去。再比如前几年火爆的共享单车,如果这个应用没有二维码移动支付的话,几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试想:在一个电子支付主要以“刷卡”卡为主的地方,在使用完共享单车之后要怎么付费?难道还要在智能车锁旁边加个pos机?没可能的,太不方便。事实上,桩式共用单车就是这么做的,而这也是他们一直都火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没有货币的电子化,共享单车就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由此来看,对于那些迟迟没能摆平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商业银行关系的国家来说,区块链货币出现的正面意义,早已经超出了“提高支付效率”这件事本身,它实际上是给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如果相关的项目推动顺利的话,未来人们很可能会在国际上看到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字经济应用。毕竟,加密货币行业的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国家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是不容人们小觑的。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应用的崛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笔者在早先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件事:所谓数字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各样的权利下放到去中心化个体的手中,比如说电商给了每个人开店的权利、自媒体给了每个人抒发见解的权利、智能手机给了每个人拍照摄像的权利、加密货币给了每个人发行金融凭证的权利……

但是,对于那些原本通过垄断相关权利来获益的中心化机构来说,这种时代变革却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社会对于它们所提供服务的需求将会大幅下滑,进而直接威胁他们的利益,比如说去中心化网约车的崛起,直接让中心化的出租车行业陷入了危机,而移动电子支付又是网约车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

用笔者之前所提到的一个观点而言,基于数字货币的数字经济的崛起,将会使得很多精英阶层安身立命的行业瞬间变成“夕阳行业”,进而导致他们的收入和利益缩水,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饭碗都抓不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精英阶层们会有很强的动力去阻止像Libra这样的数字货币发展与落地,如果不能,则要想方设法进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毕竟,正如笔者此前所提到过的,精英阶层们的一大优势就是:在面临产业转型时,他们能够参与到新兴增长行业中的手段要比普通阶层多得多。

点击查看本系列其他文章: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一):比特币是你“掀桌子”的唯一机会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二):传统精英的链圈迷茫,或普通人的币圈良机 | 得得号推荐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三):布局完了么,就开始期待牛市?|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四):精英阶层掀比特币争夺战,小资中产恐成最大输家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五):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们,或将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 得得号精选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六):震惊!惨遭调侃的孙宇晨,竟是普通阶层的最佳发展模板?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七):普通人后半生生活的尊严,就寄托在加密证券上了

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系列(八):精英阶层杀入比特币节点运营!普通人咋办?

(作者:孙副社长,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孙副社长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